李子園IPO,2018年營收淨利潤增長,經營現金流、預收賬款大幅下降,寬信用保增長?

文/Ronald
摘要:公司95%的收入來自甜牛奶乳飲料。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淨利潤同比雙增長,而且扣非淨利潤首次過億元。但這一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預收賬款這2個核心指標卻分別下降60%、63%,難免引來外界對公司2018年寬信用、保增長的質疑。
浙江李子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是甜牛奶乳飲料,公司95%的收入來自於這款產品。公司60%以上的銷售來自於華東地區。公司2019年6月14日申報上交所主機板IPO,2019年12月10日更新申報。
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53億元、6.02億元、7.87億元及4.21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870萬元、8613萬元、12041萬元及6508萬元。2018年是公司上臺階的一年,扣非歸母淨利潤首次過億元。
然而,2018年在營收同比增長30.73%、淨利潤首次過億的大好形勢背後,卻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預收貨款斷崖式下降,讓人難免懷疑公司在2018年採取了放寬信用、降低預付款比例保業績增長的激進銷售策略。而2018年財務資料情況直接影響公司IPO闖關的成功率。
一、2018年營收增長、淨利潤增長,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卻大幅下降
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是11603萬元、20535萬元、8096萬元及3084萬元。
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73%,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9.81%,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卻下降60.58%,核心指標背離得挺厲害!
另外,2016年、2017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遠高於同期淨利潤,比例分別為113%、228%,而到了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佔扣非歸母淨利潤的比例只有65%,2019年下半年進一步下降到46%,淨利潤的含金量大幅下降。
二、2018年營收增長,但預收款項大幅下降63%
導致公司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幅下降的一大原因是預收款項同比大幅下降。2016年、2017年公司預收款項分別為4894萬元、12770萬元,但到了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73%,但預收款項卻同比下降63%,只有4717萬元,比2017年的12770萬元少了8053萬元。
2016年、2017年,公司預收款項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80%、21.21%,然而2018年這個比例大幅下滑到5.99%。2019年上半年小幅回升到7.71%。
從預收款項的細項上看,2018年預收貨款2954.35萬元,比2017年下降70.96%。預收貨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2017年是16.90%,2018年大幅下降到3.75%。
公司能否收到客戶的預付款及多大比例的預付款,是由公司產品競爭力決定的。受市場歡迎的產品,公司可以要求客戶先款後貨,比如茅臺,完全是先收全款再發貨。不受市場歡迎的產品,很難收到預付款,只能賒銷。因此,一個公司預付貨款的收取能力直接反映了公司產品的市場歡迎度、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
三、2018年營收增長,但對經銷商的返利補貼絕對值、佔比雙下降
為了促進連店、商場、超市、學校、早餐、網咖等渠道全方位拓展延伸,提升品牌形象及影響力,提高產品鋪市率,公司採用返利補貼、廣告宣傳等的方 式支援經商執行總部市場推廣方針。根據結算時間、考核方式的不同,公司對經商返利補貼政策主要包括年度 返利補貼、直配返利補貼、市場推廣專項返利補貼。正常情況下,返利補貼年度金額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而增長。
然而,公司2018年度的返利補貼5208.12萬元,比2017年的5910.23萬元還少了11.88%,返利補貼金額佔返利前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從2017年的8.95%,下降到了6.23%,下降幅度高達30.39%。
對此異常,招股書解釋2大原因:
雖然作了上述解釋,仍然消除不了公司為了美化2018年業績而讓經銷商協助出力讓利的嫌疑。
2018年公司營收、淨利潤同比雙增長,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預收賬款這2個核心指標的大幅下降,難免引來外界對公司寬信用、保增長的質疑。如果李子園2019年度的營收、淨利潤繼續增長,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預收賬款與營收、淨利潤的比值有所改善,則會大大緩解外界對其2018年寬信用、保增長的質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