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商報
感謝關注北京商報官方微信,這裡有最及時的商業資訊,最給力的線上互動,用新聞啟迪財智,一鍵關注即可開啟商務新生活!

中國聯通在北京地區宣佈,自5月17日(國際電信日)起全面啟動全網大提速,寬頻使用者綜合網速提升至少110%,單產品家庭寬頻包年資費降幅達40%。幾乎在同一時間,中國電信也啟動寬頻提速降費,100M寬頻包年費降至2000元以內。
作為國內占主導地位的兩大寬頻運營商,此次寬頻降費相當於用以往20M的花費享受50M以及100M的寬頻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從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財報來看,固網寬頻業務在整體營收中的佔比僅在20%左右,而寬頻業務粗略估算降低40%對運營商來說充其量是“放了點兒血”。

如果說在固網寬頻領域運營商“放了點兒血”,那麼在使用者需求更為迫切的移動寬頻領域,運營商對使用者的讓利連“放血”的誠意都沒有,更別提“割肉”了。
尤其是固網寬頻使用者數量很小的中國移動,其出臺的八大降網費舉措主要針對移動寬頻領域,包括推廣夜間流量包、假日流量包、4G流量卡等。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電信也提出定向流量、閒時流量等優惠措施,豈料運營商的高喊口號並未讓使用者買賬。
不少消費者吐槽:“夜間流量包感覺是逗使用者玩兒。一來夜間時段上網需求本就很小,再者大多使用者在家上網使用WiFi網路。另外,運營商羅列的閒時流量、4G流量卡等措施早就有了,跟監管部門發令提速降費前實際並無多大改變,可見運營商毫無降價的誠意。”
其他消費者也紛紛抱怨,運營商所謂的降費,在移動流量資費上根本沒降下來。

在網際網路OTT業務衝擊下,通訊產業面臨變革,運營商普遍意識到移動資料業務已成為營收的最主要增長點。據中國移動最新一季度財報顯示,中國移動的移動資料流量為4903億MB,相比去年同期實現了158%的大幅增長。移動資料流量在三大運營商營收結構中的佔比已接近或超過50%。
另據工信部權威資料,今年3月,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累計達到76398.2萬GB,同比增長87.9%。
不難看出,電信運營商的寬頻及移動寬頻業務保持增長態勢,成為運營商最主要的營收增長點,如中國移動儘管全年利潤出現10.2%的降幅,但移動資料流量同比大增115.1%,這一強勁的現金牛,運營商自然不願輕易放手;另一方面,運營商雖然都在向流量經營轉型,但流量的多元化經營轉型效果尚不明顯,營收增長仍主要依靠單一的售賣流量,再加上4G網路建設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運營商下調4G流量資費缺乏動力。
精彩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