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4課《賣火柴的小女孩》知識點+圖文解讀

14課 賣火柴的小女孩
電子課本
點選圖片,檢視大圖
▼▼▼▼
課文朗讀
點選上方綠標聽音訊

課文知識點
一、詞
聖誕樹:基督教徒12月25日紀念耶穌誕生,把這一天叫“聖誕節”。過聖誕節的時候,把砍下來的樅樹或松樹陳設在屋內,用蠟燭、糖果、紙花、玩具、畫片等裝飾起來,叫作聖誕樹。
閃爍:發出光亮。
靈魂:迷信的人認為附在人體上的東西,認為死亡就是靈魂離開軀體。
二、句
1.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
這是故事開頭的第一句話,這句話點明瞭故事發生的時間──大年夜。對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著快樂幸福、團圓美滿。故事接下來卻是一個小女孩的悲慘故事。快樂的節日氛圍更突出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2.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裡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關於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句子,課文中還有幾句,如,“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她在牆上又擦著了一根火柴”“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來源,一根火柴對女孩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一天裡一根火柴都沒有賣掉,心裡的內疚和恐懼使她更不敢浪費一根火柴。可為什麼她還是擦著了一根,並且一根接一根地擦燃,直至擦燃一大把呢?如果說第一次她斗膽“終於”抽出一根,是她實在太冷了的緣故,那麼後面的幾次,就跟寒冷沒有任何關係了。
第一次擦燃火柴帶來的幻象,帶給她片刻的幸福和歡愉,所以她不假思索地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她敢從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跟“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的躊躇和後者的毫不猶豫,表達了小女孩強烈的內心需求,她渴望幻象中的一切成為現實,永遠不消失,尤其是慈愛的奶奶,所以她不惜浪費“一大把”火柴留住幻象中的奶奶。
3.“有一個什麼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說。唯一疼她的奶奶活著的時候告訴過她:一顆星星落下來,就有一個靈魂要到上帝那兒去了。
這段話不光起到了過渡的作用,還暗示了小女孩的死,也預示了在下一次小女孩擦燃火柴時,看到的將是奶奶,作者這樣寫是頗有用心的。
4.“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
如果說,整篇文章中我們透過幻象能瞭解小女孩的內心渴望,那麼這幾句小女孩的內心獨白加深了我們的感受。見到親愛的奶奶,她急迫地叫起來,她知道奶奶也會在火柴熄滅時很快不見,所以懇求奶奶把她帶走,她向奶奶表達自己此時痛苦的心情。小女孩的話中四次出現了感嘆號,表達了小女孩的渴盼。在教學中,這裡要引導學生細細體會。
5.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聯絡前文的內容,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小女孩離開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飢餓,只有痛苦。
6.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我們要注意到句子裡的兩個“曾經”和兩個“幸福”。曾經,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產生的幻象。前一個“幸福”,聯絡前文可知其含義:小女孩臨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過的,是幸福的;後一個“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透過這兩個“幸福”,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壓抑心頭的滿腔悲憤,感受到作者對窮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
三、瞭解作者
生平簡介:(1805—1875),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他從小就被貧困所折磨,在幾家店鋪裡當過學徒工。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共計寫了童話168篇。
主要作品:《醜小鴨》《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皇帝的新裝》《夜鶯》《她是一個廢物》等。
名人名言:攀登上一個階梯,這固然好,只要還有力氣,那就意味著必須再繼續前進一步。
四、教材分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課文先敘述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著講小女孩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燒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想;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街頭,安徒生透過這個故事,表達了對窮人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五、課後習題
1.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大火爐,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我感到小女孩
此時特別寒冷,她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香噴噴的烤鵝。我感到小女孩此時非常飢餓,由於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所以她想到了烤鵝。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美麗的聖誕樹。我覺得小女孩此時也渴望和富家的孩子一樣享受聖誕節的快樂。第四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慈愛的奶奶。小女孩受盡了人間的苦難,她渴望得到親人的疼愛。第五次擦燃火柴她看見奶奶把她帶走了,帶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覺得這是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她的內心深處藏著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能夠生活在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的世界。
2.略
3.(1)這句話是說小女孩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說,像小女孩這樣的窮孩子,那個“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只能是小女孩夢想中的天堂。
(2)第一個“幸福”指她曾經有過的幸福,就是她擦著火柴時出現的幻象,她在美麗的幻象中死去。第二個“幸福”指在新的一年裡她擺脫了寒冷、飢餓、痛苦的生活,她死了對於當時的她來說就是“幸福”的。透過兩個“幸福”,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壓抑心頭的悲憤,感受到作者對窮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
4.讀了這首小詩我很受感動。小詩人把自己對“小女孩”的愛與同情都傾注到詩歌之中。給“小女孩”棉衣,一起分享食物與快樂,所有這些都代表了我們少年兒童的心聲。我也有幾句話想送給小女孩: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找到幸福與快樂,請快到我們這裡來,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國度裡,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我會把你請到我的家中,把媽媽買給我的美食送給你,我要帶你去學校,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遊戲,讓快樂永遠圍繞著你。
選做題、略
圖文解讀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目錄
第一單元
《學弈》
《兩小兒辯日》
口語交際•習作一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14 賣火柴的小女孩
15 凡卡
16* 《魯濱孫漂流記》
17* 《湯姆•索亞歷險記》
詞語盤點
回顧•拓展四
第五單元
18 跨越百年的美麗
19* 千年夢圓在今朝
20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21* 我最好的老師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五
回顧•拓展五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第六單元 綜合複習
▍課本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音訊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百度文庫
▍綜合整理:小學語文網
▍免責宣告:所有圖文、音影片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