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牙齒為什麼最漂亮?

導讀:西方公認美國人的牙齒要明顯好於其他國家,其中有文化原因,但最關鍵的也許是保險制度的差別,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美國人的牙齒明顯好於其他西方國家,甚至它是識別美國人和其他西方國家人的最明顯區別,BBC在談論美國人的牙齒時,曾引用一位愛爾蘭學生的感慨:“你很容易辨別出哪些是美國人,即使讓他們穿上愛爾蘭人的服飾也能認出來,因為他們有個顯著特點:都有著一口整齊而潔白的牙齒。”
英國媒體曾比較過英美兩國明星的牙,英國明星的牙齒在顏色和整齊度上明顯遜色於美國同行,英國人的牙齒屬於自然的美白整齊,而美國人的牙不但白而且光潔晶瑩,其整齊程度堪稱完美。
美國人的牙不但白而且光潔晶瑩,其整齊程度堪稱完美
為什麼美國人的牙齒最好?
【健康的牙與社交的牙】
美國人對牙齒的在意,是從嬰兒長出第一顆牙開始的,父母就會給寶寶刷牙,換上恆牙後,會檢查牙齒是否錯位,及時矯正。
美國人對牙齒的在意,是從嬰兒長出第一顆牙齒開始的
歐洲人也非常重視牙齒,他們會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正確維護牙齒的習慣,譬如丹麥家長每年都會帶孩子到醫院,除了看牙,還會以扮成大白兔的遊戲方式,由醫生護士教會孩子如何維護牙齒健康。
他們普遍養成了牙齒健康三條原則的習慣:每天刷兩次牙,每次兩分鐘;每天用牙線;半年洗一次牙。牙線很重要,因為牙刷毛再細也刷不到兩個牙齒之間的縫隙。但中國人多數沒有使用牙線的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護牙齒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方式。因為牙病和多數現代病症一樣,是生活方式造成的,如果治病無法改變生活習慣,它還會復發,健康歸根到底要靠一個人生活習慣的養成。
與歐美國家不同,多數中國人沒有使用牙線的習慣
歐洲人對牙齒的維護主要是從健康角度著眼,而很多美國人則將它上升到了社交需求的高度。美國人覺得牙不只是健康,還要漂亮。總得來說,美國人比其他只要求牙齒健康的人牙齒更好。
美國是個人至上、特別注重個人表現的社會,美國人從小就接受社交能力和自信的鼓勵培養,這使得他們都看上去個個都像是善於推銷自己的推銷員。美式社交文化會培養出注重外表的意識。
社交活躍度與牙齒美觀的關聯性,在西方國家很容易觀察到:通常,政客、演員、銷售公關這種社交比較多的職業,多會比較重視牙齒。
美國人認為,好的牙齒不僅關乎健康,更是一個社交必備條件。55%的美國人認為在社交場合中,微笑最為關鍵。73%的美國人認為不管一個人的笑容有多迷人,糟糕的牙齒也會毀了這一切。二分之一的美國人平均一年會見兩次牙醫。
微笑在美國人的社會交往中至關重要
牙科被認為是奢侈的醫療消費,它是健康裡最後的10%。全世界範圍內,口腔健康花費在整體健康花費中一般少於6%。蒙古最低,約在0.5%,而美國最高,約在8%。2009年美國人在口腔健康上花費了一千億美元。
然而,文化習慣上的因素恐怕遠沒有這麼大。歐洲人和美國人看牙的頻率並無顯著區別,只是美國人能花費更多的金錢用於牙齒,當然這與他們不斷攀升的好牙標準有關——無論是哪個國家發明的最先進最昂貴的牙科技術,總是在美國大規模應用。
歐洲人敏銳地注意到,一些歐洲人到美國發展一段時間後,他們的牙齒很快就變得像美國人一樣漂亮。這種短期內發生的變化,很難用周圍的美國人教會他採用更好的牙科技術來解釋。
施瓦辛格自家鄉奧地利去到美國之後,牙齒大有改觀
初到美國時,媒體為施瓦辛格繪製的漫畫形象,亮點自尋
【“公費”牙與“自費”牙】
美國人在牙齒上的支出比歐美其他國家的人更高,最重要的是,美國人看牙全部是“自費”,而歐洲人和加拿大人看牙是“公費”的。——美國人看牙的支出完全來自商業保險,而歐洲和加拿大則是國家保險。
國家保險與商業保險之別,或許是造成美國人與歐洲人牙齒明顯不同的最大原因。
國家保險很難像商業保險一樣設定各種極為靈活的險種,也很難將最新技術運用納入險種。它善於解決的只是一般性和普適性的問題,但解決不了進一步和個人化的需求,譬如美觀問題。
國外牙科有一個很明顯的劃分,一個是病人,一個是客戶,前者是牙有病,後者就是為了美觀。發達國家,醫生會引導客戶去把牙做得更漂亮。中國的市場,例如莆田系的成功,也說明牙齒美觀有較大市場。
但一個國家保險主導的社會很難像商業保險主導的市場那樣對牙齒美觀精益求精。因為國家保險把價格規定好了,醫生只能使用最普通的材料或技術,無法做更細緻周到的服務。
早在1859年,美國就已成立了牙醫協會(ADA)
發達國家牙醫收入構成中,大約二成是疾病,八成是美觀。美觀上的可選擇性很大,一顆牙冠,不同技術和材質,會導致視覺上真不真,在不同燈光下與其他牙是否一樣,效果差別很大。而國家保險通常覆蓋面很窄。
例如在日本,如果要用到傳統技術的黃金,國家補貼的就多,但要用到最新的瓷等材料,補貼就少,它抑制了最新技術的推廣運用。即使在丹麥這種洗牙、補牙都包括在國家保險的高福利國家,要追求進一步美觀,牙科保險也一般是私人的。
醫生一般按工作時間來計薪,由於國家保險的預算總數不足,在衡量解決客戶需求與收入的平衡時,他們會自動把工作簡化,能解決基本問題就行。
在牙科醫療上,如果說歐洲、日本等國的保險可能是80(國家)和20(商業)的區別,則美國幾乎是0和100的區別,因為美國牙科多是商業保險。
美國牙科商業保險大都是定額的,覆蓋專案也不同,像洗牙這種可能是全額的,但再高階一點,矯正、種植就會有覆蓋面區別,做牙冠時,在材料上也有覆蓋面的選擇。一般基本保險覆蓋面50%、80%、100%等不同選項。
商業保險在保費設計上非常精確,譬如保險公司非常支援洗牙,因為維護好了牙齒,以後的賠付也會少,但一個人若是老不去洗牙,可能還會增加保費。如果是牙齒有問題的老年人,也會設定較高的門檻。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人看牙全部是“自費”
商業保險也不能解決全部市場需求,有人發現自己交200美元保費,封頂可能是1000美元,而自己選擇的專案保險都不覆蓋,有錢人乾脆就選擇純自費。
國家保險對商業保險帶有強烈的“擠出效應”。如果國家保險覆蓋面較寬,則商業保險的市場就非常小。美國雖有遠比中國等第三世界更完備的國家保險,但制度設計上使之只便利退休者或窮人,一般年輕能掙錢的,都會買商業保險。
事實上,無論是國家保險還是商業保險,羊毛都出在羊身上,覆蓋面極寬的國家保險,其支出來源還是納稅人,已經在納稅時為自己的牙齒出過錢的歐洲人,大多數當然不會額外再購買商業保險。
除非他們到了美國。
【牙醫兩重天】
不同保險體制對牙科醫生群體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歐洲、日本、加拿大的牙醫大部分做國家保險業務,由於保費有限,只能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每天拼數量。日本牙醫業內就有普遍的“四十歲一病”,就是高強度的工作累出來的。
日本、英國牙醫的夢想,就是不做國家保險的生意,去做商業保險的生意。而美國牙醫的夢想則更進一步,不做商業保險的生意,只做自費的生意——美國的明星和富豪多不會購買商業保險,而是自費看牙醫。
相比歐洲和日本同行,美國牙科醫生的收入和待遇極為豐厚,經常會有在醫生40歲、50歲後重新進修考牙醫執照,因為哪怕只能在退休前工作10年,也能比前20年的報酬還高。
有時技術創新能為牙醫帶來極高收入,比如一個叫米爾?多夫曼的醫生,創造了一個新的牙齒美白技術,在參加一個真人秀節目展示後,其技術產品的銷售就從3600萬美元漲到一億多美元。
收入高自然進入門檻高。美國在牙醫教育上把控較嚴。只有30餘所專業口腔學校畢業生才被認可。而且牙科學院費用都很高,每年學費約5-7萬美元。公立學校相對較低,尤其對本州或本市的學生,如加州的UCLA等。
美國牙科教育臨床模擬教室
因為高學費,學業貸款在牙醫專業中比較常見,一般情況下,每個貸款的學生在畢業後負擔額度在15萬美元左右。不過,相對他們將來的收入,這筆貸款負擔並不算重。
得益於保險體制和市場,美國牙醫就業渠道較廣,這讓他們在某種程度有自己選擇病人的機會,一些人願意去接有保險的病人,因為收入很穩定;一些則只願意接高階的自費客戶,但市場競爭激烈。
美國開診所的程式非常簡便,準備好第二天就能開張。而中國則相反,開一個診所要蓋無數公章。這或許是中西質量控制理念的差別,西方是建立在高質量的教育上,人的素質是第一位,而中國則認為,嚴密的行政監管遠比醫學教育更能提高醫生的技術和責任心。
歐美國家,一個家庭可能幾代人都找一個私人診所的牙醫,因為醫生的飯碗建立在熟人社會的職業口碑上,這種牢固的信任紐帶,使得顧客有極高的醫從性,而醫生也會盡力把病人治好。
在醫院的穩定性上,歐洲和美國相似,連鎖醫院的穩定性低於醫生個人開辦的診所穩定性。2008年英國金融危機爆發後,第一個倒閉的牙科醫院是最大的連鎖醫院,第二個倒閉的是第二大連鎖醫院。
在歐美國家,牙醫的飯碗建立在熟人社會的職業口碑上
美國人整體上享有更好的牙科技術和服務,主要應得益於商業保險設計上的精密細緻,但美國人也並非人人都有完美的牙齒——低收入人群對牙齒的保護意識低於中高收入人群。在一年沒有看過牙醫的美國人中,60%把昂貴的牙科保險列為首要阻礙因素。
有趣的是,歐洲人到了美國後牙齒會變得很漂亮,但不少中國人到了美國後牙齒卻依然如故,雖然他們並不缺錢,也許是他們到了美國後依然有一顆中國心的緣故。
來源:大象公會
作者:黃懽
文章有任何侵權問題,請在平臺發訊息或者直接撥打我們平臺電話,我們會盡快幫你刪除,謝謝!

關於美國駕照,月子中心DIY價格,考取美國老師,普通人如何獲得綠卡,跨綠卡直接入籍美國兒童非處方必備藥costco(請在微信huarenLife168平臺輸入,駕照綠卡月子老師洛杉磯,當兵,兒童,costco

華人徵婚:海外單身華人必備

加拿大華人生活網 (加拿大華人專用號)

美國華人資訊 資訊

華人地產網 (買賣及地產經紀人查詢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