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皇室八卦系列第二部

英國篇前傳
原創:嗔才人

上期回顧
亨利七世坐穩王位以後,決定背棄法國,與西班牙政治聯姻。大家是不是都要為凱瑟琳公主捏把汗?英格蘭那邊的王室鬥爭也太複雜了吧?國王,王后都是從無數次爾虞我詐的權鬥和血腥仇殺中,摸爬滾打混出來的厲害人物,而白紙一樣純潔(呆瓜)的凱瑟琳公主嫁過去的前景,可不會像童話那麼美妙。

門當戶對兩國雙贏結秦晉
洞房花燭新娘童貞留伏筆
第二章
其實在那個年代,談起公主王子的婚事,本來也沒有人會把這些事跟童話中的愛情聯絡在一起。從那些所謂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們降生的那一刻起,他們父母最迫切要做的,就是趕緊尋找一個對自己國家和政權有利的聯姻,多生子嗣鞏固王權。這不僅是一個現實的問題,更可能是王國生死攸關的問題。別說他們了,那年頭,連國王討老婆都完全沒有隨心所欲的自由,必須以政事大局為重。尤其遇上戰亂年代,這些公主王子一出生,父輩們就恨不能馬上給他們貼上價籤,放到婚姻市場上待價而沽,去換取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另外,那時候交通非常不發達。未婚的貴族男女們,尤其是異國通婚的男女,壓根就別指望婚前能看看對方順眼不順眼了。這類故事,在之前菲利普跟胡安娜結合的時候,已經詳細八過了。假如好色之徒菲利普之前有機會看一眼胡安娜,他是絕對不會犯傻到把未婚妻晾在一邊長達好幾個月的。當然,在婚姻問題上,這些王子公主的個人喜好也是無足輕重的。至於對方各方面品性如何,完全要看信使的觀察力是否可靠,還有信使傳達資訊的文筆功力了。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後來就感慨過那個可悲的時代,女人一生的命運,只能交託到完全不相干的人手中,任由他們操弄;而對男人來說,賴以抉擇的資訊也這麼少,以至於他們最後對自己要相伴一生的人作出的決定,往往是盲目的。
更加糟糕的是,因為交通,通訊的效率實在太低,信使在不同國家之間跑一個來回,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超過一年的時間。偏偏王子公主們婚約的簽訂,是需要一次又一次討價還價的極其複雜的過程。所以,國君們往往要為自己子女的婚事,預留幾年時間來敲定這樁買賣,有的時候,甚至要提前十幾年就開啟這個開價、競價、議價的過程。

我們這個故事,便是如此。當凱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第一次被英格蘭使節相中的時候,她才剛剛——四歲!
當時的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派使節到西班牙,是為他才三歲的大兒子亞瑟物色物件的。做事情如此精打細算,深謀遠慮,非常體現亨利七世為人的風格。西班牙國王的小女兒凱瑟琳跟自己的兒子年齡相當,而且西班牙如果能成為英格蘭的盟友,在政治上無疑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加上西班牙比英格蘭有財力多了,想來這位小公主的陪嫁一定也少不了,正好可以彌補英格蘭因為連年征戰而空虛的國庫。這樣看來,凱瑟琳公主絕對是上佳人選。不過,這提前十幾年談親事,可得小心對方別是個病歪歪,養不大的嬌弱小姐。當英國使節親眼見到這個小丫頭坐在媽媽腿上,壯實歡快的樣子,不禁大為放心,趕緊向西班牙國王夫婦表達了英格蘭國王願結秦晉之好的美意。
在英格蘭和西班牙替王子公主訂婚之後,正好是西班牙走向強盛的時光。凱瑟琳的哥哥姐姐們,基本都出生在父母四處征戰的顛簸中,只有她出生以後,西班牙趨於安定,國王和女王才有了更多時間呆在王宮裡陪伴孩子們。最小的凱瑟琳無疑被父母視若掌上明珠,吃穿用度最為講究,從來沒有在物質生活上受過半點委屈。隨著凱瑟琳一天天長大,標誌著西班牙帝國崛起的重要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幾次成功征戰降伏周圍的小國,擴大了疆域穩固了霸權;在羅馬教廷的地位日益提高......另外,也是從那時候起,西班牙人徹底告別了被當成劣等民族受別人統治的自卑感,他們開始驅逐半島上的猶太人跟阿拉伯人,民族情緒漸漸高漲。

眼看西班牙的勢力越來越大,可以想見,亨利七世看著手裡這張聯姻合同的心情, 那就好比低價買進了一支超級績優股,別提多美了。眼看著兒媳婦凱瑟琳的股票市值一次又一次地翻倍,幻想著她將帶來多少船值錢的嫁妝,亨利七世撥弄著心中的小算盤,簡直樂開了花。在婚事基本已成定局以後,他把談判的精力全放在如何獅子大開口,從西班牙國王女王那裡再多敲榨出來一些陪嫁財產上了。
西班牙國王夫婦從一開始就沒有反對過這門婚事。要抗衡歐洲大陸的強大鄰國——法國,聯合英格蘭是很重要的一步棋。另外,亨利七世雖然勢利貪財,也的確是個精打細算的英明國君。他兢兢業業,克勤克儉,把本來的一個爛攤子給收拾得像模像樣。
在西班牙篇裡面我們提到過,亨利七世除了是 “小惡魔” 的原型,同時還算得上半個 “小指頭" 的原型。這兩個人,基本是《權力的遊戲》裡面智商最高的兩個,而且都擔任過財政大臣。小指頭善於理財(斂財),尤其在制定各種千奇百怪的稅收制度上面頗有造詣。他自己出身平民,也就帶動了一群沒有貴族頭銜的精明商人坐上了官位。
這些事情,歷史上的亨利七世也幹過。他登基後,重整英國航運的碼頭貿易稅,提高政府收入。另外,他整頓舊貴族的土地,把很多戰死的貴族領地收歸國有,再大力提拔新貴,把領地賜給他們。
說個題外話,這些新貴因為缺乏幾百年的家族歷史傳承,對於領地並沒有什麼骨子裡的個人感情,相比之下都對金錢更感興趣。就是因為這種 “趨利性” 戰勝了中世紀舊貴族遺留的所謂家族榮譽感,所謂騎士的驕傲,後來英國才會出現大批貴族為追求羊毛業暴利,放棄對佃農的保護,大搞圈地運動,進而催生了英格蘭資本主義經濟模式。《權力的遊戲》裡面,作者其實就抒發了對騎士時代一去不復返的感傷,但這也是一個新時代開啟前不可避免的陣痛。
再說西班牙那邊,也是看出英格蘭的發展前景很樂觀,所以願意下注嫁出小女兒。而且,這些年,信使對亞瑟王子的評價也很不錯,一直很有危機感的亨利七世,絕對不會放鬆兒子們的教育。亞瑟王子從小受到嚴格管教,應該會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國君。如果不是有把握這個女婿有能力讓女兒坐穩英格蘭王后的位子,伊莎貝爾女王怎能捨得把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輕易就許給人家。

除了從小得到父母的寵愛,凱瑟琳也受到了當時女子所能受到的最好的教育,為她遠嫁他國成為一國之母做準備。那段時間,正是文藝復興的浪潮開始在西班牙蓬勃上升的時期,凱瑟琳接受的政治、文化、宗教、科學和藝術方面的教育,都是當時第一流的。16 歲的凱瑟琳,知書達理,落落大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嫻靜溫厚的個性格外令人喜愛。這不光是後天教育出來的,也是天性使然,伴其一生。外加她從小就對天主教極其虔誠,這種因為篤信宗教而融化到骨子裡的謙卑隱忍,為她日後熬過苦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這個花季少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生來是公主,日後註定要嫁為王后,誰又能想到,等待她的竟然會是坎坷與磨難呢?
出嫁的日子終於到來了。在那個時代,遠嫁他國就意味著這輩子永遠告別自己的父母和祖國,凱瑟琳心裡不可能沒有忐忑,但她的表現還是中規中矩,毫無失態。對比已經繁榮發達的西班牙,在他們的想象中,英格蘭無疑還是一個貧窮的蠻荒之地。寵愛她的父母為她準備了超級豪華的船隊,各種奢華的用品,既為了顯示她不凡的身價,表達對女兒迫切的關愛,同時也是對英格蘭的威懾和炫耀——好好善待我們的西班牙公主,不許有半點怠慢!

果然,當這支富麗堂皇的船隊,終於浩浩蕩蕩地抵達了英格蘭的港口,引發了無數歡呼騷動。這位從西班牙遠道而來的公主,彷彿神話中的仙女,也帶來了許多禮物沿途發放。那一年,亨利七世的小兒子,也就是後來的亨利八世,才 11歲。歷史上沒有記載,當他第一眼見到自己的嫂子是什麼感想。當無數人被這位公主豪華的隨侍,精美的服飾,還有高貴的派頭所折服的時候,可以想象她在小亨利的心中,也一定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美好印象。

那時候的凱瑟琳容貌端莊,神采奕奕,一頭棕褐色厚實閃亮的長髮。雖然她來自於一個遠比英格蘭強盛的國家,但是她謙卑的態度,溫柔的舉止,讓亞瑟王子很快放下了所有疑慮。他迫不及待地在所有跟別人的通訊裡讚美自己未來的妻子,她簡直太完美了!天哪,我簡直不能相信,她比我夢想中的還要好。
再說亞瑟王子和弟弟,都繼承了母親的紅髮基因。這個紅髮基因太強大了,後來的伊麗莎白一世也是標誌性一頭紅髮,這簡直成了都鐸王朝的標誌特徵。不過,在體格上,亞瑟像爸爸,比較瘦弱,而弟弟小亨利則繼承了母親家的高大身材,從小就活潑健壯。
在舉國歡慶中,公主和王子舉辦了極其盛大的婚禮。國宴的規模堪比亨利七世當年那場平定英格蘭的聯姻。那時候的英格蘭,民風相當淳樸,大型婚禮過後還有一個民俗儀式,就是 “鬧床”。新人們會在無數賓客的簇擁和祝福聲中,被送入洞房,如果主人不反對的話,客人們還會一直鬧到扒光他們的衣服才盡興。


這個習俗在《權力的遊戲》裡面也多次被提到,比如 “紅色婚禮”上,埃德姆·徒利說自己被鬧床的人脫光了衣服,屋裡一片喧囂,根本聽不見外面大廳裡姐姐和外甥慘死前的尖叫。小惡魔的婚禮上,國王喬佛裡堅持要執行 “鬧床” 儀式,對他進行羞辱,結果被小惡魔拿刀子威脅了才罷手。小玫瑰的第一次婚禮上,藍禮和她也是被人扒光了衣服,在婚床上戲弄了半天,大家才退場。
故事裡 “小玫瑰” 在第一場婚禮中被人目睹與新婚丈夫 “坦誠相見”,被後來的有心人用作證明她不是處女的證據。而凱瑟琳公主的遭遇,就是這樣。按理說,這麼美好的新婚之夜本應該是童話故事的結尾,誰又能想到,這一晚,卻拉開了一個大悲劇的序幕。圍繞這一晚到底發生了什麼,竟然能引發幾十年後英格蘭政治、宗教、王權、神權,各個領域的驚濤駭浪。
首先,有很多賓客們是親眼看著大家把王子公主給推到一張床上的。另外,根據亞瑟王子留下的口述,他與凱瑟琳的新婚之夜是完美的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就迫不及待地跟親友吹噓,我昨天夜裡已經 “成功登陸西班牙!” 沉靜的凱瑟琳則對新婚丈夫的話不做任何評論。確切地說,在亞瑟活著的時候,她都未曾對那晚發生的事情向別人吐露過隻字片語。
儘管後來不少歷史學家都認為,亞瑟這個才 15 歲而且身體並不強壯的男孩子,能在第一夜就把處女成功開苞的機率並不大。但是,這都是馬後炮。在人人都盼望著王子多子多福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懷疑這對新人的交合是否真實。而凱瑟琳更加不會想到,在二、三十年後,她必須站上法庭受審,強忍著屈辱,來為自己那一夜的經歷,進行辯護。而對她最不利的證詞,恰恰正是亞瑟新婚後對師長朋友們吹噓他們初夜成功的那些話。
也許大家會很奇怪,亞瑟跟凱瑟琳婚後難道就沒有別的機會?事實是,後來的幾個月,王子公主忙著到處巡遊,讓全國人民一起分享他們的幸福,慶祝英格蘭和西班牙兩國的友誼開花結果。因為緊張的行程,他們天天疲於奔命,就幾乎再沒有過同床共寢的機會。不過,反正他們還有一輩子的時間相守,誰都不會認為這幾個月來不及行房會有什麼問題。
小編:貝大總管

【無事生妃】MuchAdo_USA原創文章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朋友圈
公眾號及其他媒體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轉載合作請寫郵件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