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vzi
離開大提頓國家公園東線,繼續我們黃石-大提頓-科羅拉多金秋之旅第二天的旅行,下午北上游覽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行程包括公園西南部的黃石湖(yellowstone lake),西拇指間歇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以及大稜鏡溫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傍晚抵達上間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欣賞老忠實噴泉(Old Faithful Geyser)噴發。
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美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建於1872年,位於懷俄明州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交界處,佔地面積約為8983平方千米,包括湖泊、峽谷、河流和山脈,是全美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有超過10,000溫泉和300多個間歇泉,擁有290多個瀑布。兩百萬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成就了今天這個冰火磨礪的聖境,黃石公園以其豐富的野生動物種類和地熱資源聞名,被美國人自豪地稱為“地球上最獨一無二的神奇樂園”,每年吸引著近400萬遊客慕名前來。這是我們第二次遊覽黃石國家公園,上一次是在9年前的夏天。此次選擇秋天遊覽黃石公園,主要在於秋高氣爽,溫度正好,遊人也不多,有別於夏季沿途過隙的綠色或者冬季漫山遍野的白色,秋天的黃石是一副色彩斑斕的樣子,也別有一番風味。
此次在黃石國家公園旅行的第一站是公園西南部的黃石湖(yellowstone lake)以及西拇指間歇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西姆指間歇泉盆地,位於黃石湖邊上,十五萬年前因地殼陷落而形成,這裡有著眾多的熱泉、湖邊熱泉、湖中熱泉,湖中熱泉是此處的特色,噴水口的顏色多種多樣,綠色,藍色,暗黑色五彩斑斕。在熱噴泉與湖水結合下,出現了一種煙霧瀰漫的奇妙景觀:煙霧繚繞處是熱泉的蒸氣,綠波盈盈處是黃石的湖水,與背景中藍天白雲相互輝映。緊鄰的黃石湖是美國最大的山湖,黃石湖長32公里,寬21.5公里,湖岸周長180公里。湖水平均深24米,最深處達百米。湖水清澈,湖岸很美,是很典型的高山湖景觀。






離開西拇指間歇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繼續沿著191號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駛抵達大稜鏡溫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大稜鏡溫泉位於黃石國家公園內西段,又稱大虹彩溫泉,是美國最大、世界第三大溫泉。它寬約75至91米,49米深,每分鐘大約會湧出2000公升,溫度為71°C左右的地下水。
該溫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顏色變化:由綠色到鮮紅再到橙色。溫泉水中富含礦物質,使得水藻和菌落中帶顏色的細菌在水邊得以生存,從而呈現了這些色彩。溫泉中心地帶由於高溫沒有生物生存。從裡向外呈現出藍、綠、黃、橙、橘色和紅色等不同顏色。看大稜鏡溫泉最好的角度是俯瞰,可以從大稜鏡的停車場出來後,在前往Midway Geyser Basin的途中,有一個Fairy Falls Trail,停好車後沿路標步行約25分鐘,即可到達觀賞的平臺。
俯瞰的最佳時間是中午,水汽阻擋較少。由於我們到達的時間已接近傍晚,就決定先圍著溫泉走行人木棧道,把登山俯瞰全景改在了後一天中午時分。棧道一圈走下來,大概需要40分鐘。從棧道上看過去,藍瑩瑩的泉水深不見底,瀰漫池面的水霧隨風湧動,泉水不斷地從池子裡溢位來,緩緩地漫過池畔,流向低地。這時候氣溫已經比較低了,整個大稜鏡溫泉景區籠罩在蒸騰的熱氣中,煙霧繚繞,給我們帶來一種別樣感受。






轉眼已經傍晚時分,離開大稜鏡溫泉,向南行駛抵達上間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欣賞老忠實噴泉(Old Faithful Geyser)噴發。這裡十分靠近Old Faithful Lodge Cabin,步行只要5分鐘左右,所以這裡也是我們在黃石國家公園的兩個晚上住宿的地方。老忠實間歇泉是黃石國家公園第一個被命名的間歇泉,它不像其他噴泉那樣爆發沒有規律,它每隔90分鐘左右就會噴發一次,每次歷時約4分鐘,每次共噴出熱水約1萬加侖,高度達40-50米。經冬歷夏,老忠實噴泉都這樣按照一定的規律不竭地噴著,其始終如一的忠實受到世人的喜愛,因而得到了“老忠實”這樣的美名。


黃石-大提頓-科羅拉多金秋之旅 黃石國家公園
我們黃石-大提頓-科羅拉多金秋之旅第三天的行程全部位於黃石國家公園以內,主要包括清晨遊覽黃石國家公園的上間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接下來北上游覽附近的餅乾盆地(Biscuit Basin)。中午時分抵達大稜鏡溫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旁邊的Fairy Falls Trail,徒步登山俯瞰大稜鏡全景。下午重點遊覽黃石大峽谷(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Grand Canyon)以及附近的海登山谷(Hayden Valley),接下來北上游覽黃石國家公園東北部地區拉馬爾山谷(Lamar Valley)以及西北部地區的猛獁象溫泉區(Mammoth Hot Spring)。傍晚時分向南抵達遊覽諾里斯間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
第三天的行程第一站是我們頭天晚上住宿的黃石國家公園內Old Faithful Lodge Cabin緊鄰的上間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上間歇泉盆地是黃石間歇泉密度最高的地區,整個黃石國家公園一共有大約200-250座間歇泉,其中有180座都位於該區域內,而這其中便包括上篇遊記提到的黃石最著名的地熱景觀--老忠實噴泉(Old Faithful Geyser)就位於這個景區,距離住宿的地方只需要步行5分鐘左右,十分方便。雖然這個盆地噴泉如此眾多,人們只掌握了5個主要的間歇泉的噴發規律,分別是城堡間歇泉(Castle Geyser),大間歇泉(Grand Geyser),河邊間歇泉(Riverside Geyser),雛菊間歇泉(Daisy Geyser),和老忠實間歇泉(Old Faithful Geyser)。這個盆地還有些奇異的常噴發的小間歇泉、大量的溫泉和熱泥泉,比如Blue star spring、Morning Glory Pool、Chromatic Pool、Beauty Pool等等。一大早行走在上間歇泉盆地環線周圍的平坦木棧道上,由於低溫霜降的緣故頗有些溼滑,有些路段需要小心翼翼行走。不過好處是遊客比較少,還能看到清晨陽光與間歇泉升起煙霧的美妙組合。
清晨的老忠實間歇泉(Old Faithful Geyser)。

城堡間歇泉(Castle Geyser)是上間歇泉盆地的明星,也是黃石最老的間歇泉之一。組成古堡的矽華已經有1萬五千年了,每晝夜噴2次,每次持續20分鐘。

洞穴間歇泉(Grotto Geyser)也是上間歇泉盆地的最上鏡噴泉之一,噴發時的情景水從好幾個孔洞向四面八方噴射,雖然噴得不很高,但往往一噴就是一天一夜不停歇。


河邊間歇泉(Riverside Geyser)雖然噴發規模不大,不過噴發頻繁且時間很準。

牽牛花池(Morning Glory Pool)是上間歇泉盆地最有名的溫泉之一了,泉水因水中的生活的嗜熱細菌而呈現多種顏色。溫泉的中心溫度高,邊緣溫度較低,因此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在溫泉的不同溫度區域安家。它們分泌的色素給牽牛花池染上了黃色、綠色、橙色等色彩,遠看猶如一朵盛開的牽牛花,故稱之為“牽牛花池”。

在棧道上行走,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噴泉、溫泉多種多樣,目不暇接,不愧為黃石間歇泉密度最高的地區。




離開上間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接下來北上游覽附近的餅乾盆地(Biscuit Basin)。餅乾盆地是因為1959年在附近發生7.5級地震,藍寶石池(Sapphire Pool)噴發出許多餅乾狀的岩石而得名。這個盆地處於上噴泉盆地的最北端,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區域,有的噴泉已不噴發,然而經常又有新的噴泉出現。這裡最值得一看的是藍寶石池,其藍色非常通透,純淨,面積也很大,讓人不禁沉醉其中。


第三天上午離開餅乾盆地(Biscuit Basin)沿著191號公路向北行駛很快就抵達了大稜鏡溫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旁邊的Fairy Falls Trail。前一天下午已經走了大稜鏡溫泉周圍的棧道,近距離欣賞這個美國最大的溫泉,今天打算徒步登山俯瞰著名的大稜鏡全景。停好車後沿路標步行約25分鐘,即可到達觀賞的平臺。俯瞰的最佳時間是中午,水汽阻擋較少。徒步的過程中首先經過了一個比較小的溫泉,然後意外的碰到了一隻美洲野牛(Bison)路過,這個重達2000多磅的龐然大物慢吞吞的跺著方步遠遠的走過去,早已經對黃石公園的眾多遊客熟視無睹了。等到爬上觀景臺俯瞰整個大稜鏡,在陽光的照射下大稜鏡溫泉色彩斑斕,非常的美,就像一個完美的寶石,璀璨奪目,真可謂“上帝遺落在人間的一隻眼”。



中午時分離開大稜鏡溫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接下來前往位於黃石國家公園東南部的黃石大峽谷(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Grand Canyon)。黃石大峽谷 是由黃石河沖蝕被地熱腐蝕的火山岩形成,是黃石國家公園最著名景觀之一,可以同時觀賞壯觀深邃的峽谷風光和飛流而下的瀑布。黃石湖流出的河水,流過一段平緩的丘陵地帶後,進入一段長約38公里的險峻峽谷,被稱為黃石大峽谷。這裡是黃石公園最壯麗、最華美的景色之一,其引人人勝之處,不僅是峽谷的幽深曲折和洶湧奔流的河水瀑布,還有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風化火山岩。峽壁上交織著白、黃、綠、硃紅等等顏色,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澤,炫爛奪目,如此壯麗的巖壁被印第安人稱之為“黃石”,也是黃石國家公園名稱的由來。
黃石大峽谷的景點分成南緣(South Rim)和北緣(North Rim),最主要的看點是兩個大瀑布,分別是落差為33米的Upper Falls和94米的Lower Falls,其中落差較大的Lower Falls是黃石大峽谷的標誌性景觀。進入黃石峽谷北緣大道(North Rim Drive)後第一個值得去欣賞的地方是Brink of the Lower Falls,這是整個大峽谷地區最靠近Lower Falls的觀景點。要想到達這裡,必須從公路旁的停車區順著標識牌向谷底走0.75英里。Brink of the Lower Falls的位置位於Lower Falls瀑布的正上方,站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黃石大峽谷最狂野的一面,近距離感受壯觀的黃石大瀑布撲面而來的水汽。從觀景臺眺望峽谷中的黃石河,帶著隆隆的響聲,沿著峽谷底流向遠方,一道美麗的彩虹橫貫在峽谷中,為之增色不少。



離開Brink of the Lower Falls,繼續遊覽黃石大峽谷的北緣(North Rim)和南緣(South Rim)的景點,包括Lookout Point,Grand View,Brink of Upper Falls和Artist Point等。其中Lookout Point這個觀景臺的位置比瀑布高,且距離夠近,是俯視Lower Falls瀑布的最佳點之一。藝術家點觀景臺(Artist Point)則位於南緣大道(South Rim Drive)的盡頭,是黃石國家公園裡一個重要的觀景點,主要是以峽谷的五彩地貌為其特色。在Artist Point抬頭望去,黃石大瀑布飛流直下,一道黃石河蜿蜒在雄闊的峽谷間,加上五光十色的風化火山岩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澤,顏色從橙黃過渡到橘紅,炫爛奪目,看上去就像畫家的調色盤。




接下來順便遊覽了一下黃石大峽谷附近的海登山谷(Hayden Valley)。這裡的森林前面有一大片草原,地勢開闊,有河流經過,適合動物們在清晨傍晚時出沒覓食,是在黃石國家公園看野生動物的最佳地點之一。



離開海登山谷(Hayden Valley)向北行駛,繼續第三天下午的行程,包括遊覽黃石國家公園東北部地區拉馬爾山谷(Lamar Valley)以及西北部地區的猛獁象溫泉區(Mammoth Hot Spring)。其中拉馬爾山谷位於黃石公園東北角,黃石河的支流拉馬爾河(Lamar River)從中流淌而過,長達數十公里的山川河谷綿延於高塔瀑布到黃石公園東北入口處之間,一路上群山逶迤,丘陵起伏,河流蜿蜒,景色迷人。拉馬爾山谷也是整個黃石公園甚至包括大提頓地區在內的最佳觀賞野生動物的地點,這裡是野牛、鹿、狼、灰熊的家,尤其是野牛和鹿在這裡最為常見。







從拉馬爾山谷(Lamar Valley)向西北方向行駛抵達猛獁象溫泉區(Mammoth Hot Spring)。這個溫泉區位於黃石公園西北,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鹽沉積溫泉。其景觀以石灰石臺階為主,也稱熱臺階區,可分為上臺地(UpperTerraces)和下臺地(Lower Terraces),別具一格,景色很壯觀。猛獁象溫泉區溫泉群非常密集,好幾個熱泉從山坡上流淌下來,山坡被泉水裡的微生物染得五彩絢爛,形成了五顏六色的大臺階。因泉水穿過石灰岩層時攜帶了大量碳酸鈣,湧至地表後水溫降低,碳酸鈣溶解度下降,飽和析出沉積為平臺。由於2002年的一次地殼變動,這裡的大部分熱泉都不再活動了,導致大量微生物死亡,使猛獁象熱泉失去了顏色,死掉的細菌也變為了灰白色的粉末,殘留在乾枯了的大臺階上。在上臺地(UpperTerraces)山坡底處,著名的岩石柱“自由帽”(Liberty Cap),高約11米,其狀似法國革命戰爭時期,愛國戰士所戴的帽字而取名。從觀賞性上說,下臺地(Lower Terraces)區域更為壯觀,被更多國人認為很像四川黃龍景觀,非常值得一看。







第三天下午離開猛獁象溫泉區(Mammoth Hot Spring)向南行駛,在傍晚時分抵達諾里斯間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諾里斯間歇泉盆地是黃石地區溫度最高,歷史最久,最活躍的地熱區,有著黃石公園裡最熱最不穩定的一系列間歇泉,每年都有新的噴泉產生,也有老的噴泉死去。諾里斯的水大部分都是酸性的,包括其他地方很少見到酸性間歇泉。世界上最大的間歇泉"蒸汽船間歇泉"(Steamboat Geyser)也位於此區,曾創造了噴發高度的記錄380英尺。在這裡呆了沒多久天就黑了,好在傍晚時分的光線有著獨特的魅力。離開諾里斯間歇泉盆地之後,我們繼續夜宿黃石國家公園裡面的Old Faithful Lodge Cabin。


第四天清晨,我們要遊覽的是位於住處不遠的黑沙盆地(Black Sand Basin)。這裡是我們此次在黃石公園行程的最後一站。黑沙盆地是個不太大的盆地,位於上間歇泉區,有著一系列像寶石般的燦爛的間歇泉和彩泉,火洞河(Firehole River)穿過其中。因為這裡有不少火山石形成的黑沙子,所以得名。清晨這裡遊客很少,加上到處瀰漫的白色溫泉煙霧,頗有些仙境的感覺。


本文由北美華人小編,網友@vzi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否則將進行追究。
美容時尚:
寶媽課堂:
購物達人:
覺得文章不錯?長按下方二維碼就能輕鬆關注!只有1%的人知道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