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來啦 | 數字孿生場館搶先看

在日益凜冽的寒風中,北京冬奧會的腳步漸行漸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一批又一批黑科技湧現出來,給北京冬奧會添上了一抹別樣的風采。其中,作為奧運賽會歷史上首次使用虛擬場館模擬方式進行執行設計和轉播規劃的系統平臺,由北京冬奧組委指導、北京電影學院牽頭,聯合視伴科技研發的VSS數字孿生場館模擬模擬系統(以下簡稱“VSS系統”)一經亮相,便受到了來自各界的矚目。
透過3D場館建模與實地掃描,在模擬平臺生成數字孿生場館與環境,冬奧會運動員們無需來到現場就能選擇自己心儀的房間;奧運轉播團隊可以直接透過模擬拍攝角度選擇合適的機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可以在虛擬場館進行場景化的沉浸式培訓;奧組委可以透過模擬系統隨時對場館內的設定提出修改意見,減少實地勘查的時間成本與疫情防控風險。截至目前,國家游泳中心、五棵松體育中心、首都體育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四個主要冬奧場館的全面建模模擬已經全部完成。全球轉播商團隊也已在世界轉播商大會現場進行了VSS系統全功能的試用體驗。
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虛擬製作實驗室主任、場館模擬系統研發負責人王春水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指出:“VSS系統面對奧運賽會辦賽複雜程度高、資源分散、工作介面不直觀等問題,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採用多人虛擬現實、虛擬製作、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針對冬奧籌辦各個業務領域,在世界上首次透過數字孿生來進行奧運賽事的籌備規劃與執行設計。”
據他介紹,該系統包含了多人虛擬現實的奧運場館模擬預覽、體育賽事活動模擬、賽事轉播模擬、分割槽流線設計、執行計劃預演等功能,實現了從場館設計、賽事模擬到轉播全流程的智慧化、沉浸式、視覺化規劃,並確保資訊交換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及時性,大幅提升賽事轉播的效率。
據悉,“場館模擬系統”概念的提出緣於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演出籌備期間。研發團隊開始探索將影視演出虛擬預演技術應用於體育賽事場館模擬領域,並由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團隊牽頭進行了近三年的研發工作。VSS數字孿生場館模擬模擬系統得到了北京冬奧組委、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轉播公司、各國轉播商、各國際單項協會、各國家奧委會等機構的高度評價,並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多次國際會議中使用與推廣,目前已成為北京冬奧組委賽事籌劃的重要工作平臺。
國際奧委會轉播公司(OBS公司)執行長亞尼斯曾在採訪中評價稱:“該系統為長期以來在奧運賽事執行和轉播工作中複雜的組織協調溝通和高額成本提出瞭解決方案,尤其是對OBS和各大轉播商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使用虛擬模擬意味著不需要派遣大量團隊前往現場就可以充分了解到賽事場館的各種細節並進行相應的規劃設計。該系統還將對場館設施、景觀、規劃等奧運賽事最重要的部門提供支援,我們將在奧運籌備工作中充分使用該系統。”
延伸閱讀:

作者丨宋婧

編輯丨連曉東


美編丨馬利亞

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