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一凡(除署名外)
美國東部時間時間9月29日晚間9點出頭到10點40,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於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凱斯西儲大學舉行。對辯雙方當然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主持人是福克斯新聞頻道的克里斯·華萊士(Chris Wallace)。
作為本次大選的第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重要性不言而喻,”火藥味”早就瀰漫開來。辯論開始前幾個小時,特朗普競選團隊釋出了“拜登必須在辯論中回答的17個問題”,個個尖銳;而拜登和他的競選夥伴參議員賀錦麗釋出了各自2019年聯邦和州納稅申報表,納稅率分別高達30%和38%,顯然是在諷刺特朗普“很有錢卻幾乎不納稅”。
更具體地說,辯論場地是在凱斯西儲備的醫學教學中心;而辯論雙方分別是74歲(特朗普)、77歲(拜登)高齡。因此辯論開始不久就有了“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的心內外科25年排名全美第一,兩個老頭不論誰給氣得心梗,我們都能救回來”的段子出現在社交網路上。

辯論期間和結束後,在社交網路上瘋傳的段子並不止這一個。還有比如“特朗普和主持人激烈辯論,拜登在一邊嘀咕”,以及著名主持人“崔娃”(Trevor Noah)發的推特:“今晚辯論主持人華萊士的表現告訴我們,幼兒園老師的工資太低了。”
雖然是段子,但很好地概括描述了此次辯論的氛圍。這是一場火藥味十足的辯論,兩位“辯手”多次互相搶話,加上提高音量試圖維持秩序的主持人,常常三個聲音共同出現,很難聽清他們在說什麼。
在辯論正式開始前,華萊士說希望到場觀眾不要發出歡呼聲或噓聲,以便讓人們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候選人的表現和政策上——誰能想到最“吵鬧”的是候選人自己。比較而言,特朗普的“搶話”比拜登多得多,使得前者顯得機敏而沒有風度,後者沉著而氣勢較弱。
他們各自闡述的觀點和政策並沒有出人意料的內容,闡述過程中也都有亮點和“失分”的地方。總體表現可以說各有千秋。但根據人們事先的“預估”,原本就是“真人秀明星”的特朗普可能會在辯論中碾壓由於常常口誤被質疑“老年痴呆症”的拜登,所以綜合來看拜登反而略勝一籌。
一、激辯6大主題9大議題,互有人身攻擊

首場辯論設定的6大主題分別是:最高法院、新冠疫情、經濟恢復、種族與暴力、特朗普和拜登的(從政)記錄、選舉公正性等。每個問題一提出,特朗普和拜登都有2分鐘回答問題,隨後兩人可以互相迴應。在辯論現場,由6大主題還引發了醫療保險、稅務、經濟計劃、氣候變化等重要議題,也成為主持人提問的內容和候選人辯論的重要內容。
1、大法官任命
特朗普:自己有權力任命,有時間完成
拜登:美國民眾有發言權
關於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特朗普表示“選舉(2016年大選)是有後果的”,現在共和黨掌握白宮和參議院,自己有權力任命大法官,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任命程式;就算11月投票前不任命,到明年1月前也一定會任命。特朗普提及4年前,奧巴馬執政時他們在面對當時最高法院的一個位置空缺時也有人選,但因為他們輸了選舉,所以被阻止了。
拜登則表示選舉已經開始,數百萬人已經進行了提前投票;鑑於最高法院大法官對美國政治影響的重要性,美國民眾應當有發言權,所以應當在選舉結束後、明年2月再由屆時的總統任命。
2、奧巴馬醫保
特朗普:廢除了個人強制條款
拜登:現任總統就是不想讓人們獲得醫保
拜登稱特朗普提名保守派的巴雷特(Amy Barret)作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是為了廢除奧巴馬醫保,因此由最高法院議題引申出醫保議題。
主持人向特朗普指出他並沒有取代奧巴馬醫保的完整醫保計劃,特朗普強調自己廢除了奧巴馬醫保中的個人強制條款、降低了藥價等。
拜登則比較完整地表達了自己對奧巴馬醫保的支援。他稱特朗普為“騙子”,遭到特朗普以同樣的詞語反擊。拜登特意提醒選民,特朗普就是不想讓人們獲得醫保,不在乎人們因為失業等原因失去醫保。
3、新冠疫情
拜登:死去的20萬美國人都是生命
特朗普:專家都說我做得很好,不是我死得人會更多
關於新冠疫情,拜登列舉了美國新冠病例數、死亡數等,強調美國以佔世界4%的人口卻有20%的病例數。拜登說,死去的20萬美國人都是生命,如果不是特朗普都可以和家人團聚。他譴責特朗普應早在2月就知道疫情很嚴重,卻沒有有力措施,知道現在沒有計劃,且疫情又造成了現在的經濟危機和失業潮。
特朗普反駁,新冠疫情是**(此處刪節兩個字,看全文請移步“加美財經”網站)的責任,要不是他早早關閉邊境,現在死亡人數會更多,“大多數專家都說我做得很好”,但聯邦政府對疫情的積極應對被“假新聞”抹殺了;而就算拜登當政,處理得也不會比他好。兩人還就疫苗、口罩、集會、重開學校等疫情議題框架內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爭論。
新冠疫情是目前美國面臨的嚴峻現實,因此在辯論中所佔篇幅也很大。拜登諷刺特朗普“你應該離開你的地堡、你的高爾夫球場,看看美國怎麼樣了”,並直斥“你要是更聰明點就不會死這麼多人了”。
特朗普立刻反擊,稱拜登沒有資格說“聰明”,稱拜登大學班級畢業率最低、拜登本人成績最差,並聲稱“你從政47年還沒我47個月做得多”。

4、經濟復甦
特朗普:指責拜登想讓美國“停擺”
拜登:不解決疫情就無法恢復經濟
關於經濟復甦,主持人讓特朗普和拜登各自闡述分別說經濟是“V”型復甦和“K”型復甦的理由。特朗普重申自己在疫情初期關閉邊境是為了控制新冠疫情,現在重開經濟是為了讓經濟恢復發展,指責拜登想讓美國“停擺”,最終經濟崩潰。
拜登的迴應是,不解決疫情問題就沒法修復經濟。拜登比較具體地介紹了自己的經濟計劃,包括4年內增加700萬就業崗位、經濟上升28%等,特朗普反駁,拜登擔任副總統的奧巴馬政府期間,經濟恢復是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慢的。
5、納稅
拜登:特朗普交的稅還不如普通教師多
特朗普:你兒子吸毒
由經濟引申,特朗普和拜登的對辯涉及到了稅務與家人。回答主持人針對近日媒體報道問出的“2016年和2017年你究竟交了多少稅”時,特朗普表示自己交了百萬美元稅款,但他又表示自己也有權合理避稅;拜登隨後批評他“交的稅還不如普通教師多”。在特朗普提到拜登小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和烏克蘭相關的腐敗問題後,
拜登稱自己為兒子克服毒癮感到驕傲,並拒絕更多談論家人。拜登對特朗普反唇相譏“你的家人問題更大更多”,特朗普則稱自己的家人“放棄鉅額財富”為國家服務。隨後拜登又喊話選民,稱總統選舉關乎的不是他們兩人家庭的問題,而是美國人家庭的問題,特朗普卻“根本不關心你需要什麼”。
6、種族與暴力
特朗普:批評拜登不敢提“法律與秩序”
拜登:直言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
關於城市裡的種族與暴力問題,特朗普闡述的主線就是他一向強調、一向引以為豪的“法律與秩序”(law and order)問題,並批判拜登“根本不敢提’法律與秩序’,逼問拜登“到底贊不贊成‘法律與秩序’”。特朗普還聲稱拜登1994年推動了《犯罪法案》的透過,讓更多非裔被監禁。
拜登則直斥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他表示自己支援公正前提下的法律與秩序。在這一段辯論中,拜登少見地明確表示不支援暴力抗爭也不支援解散警察,他也表示需要對警察加強心理等多方面訓練,對警察隊伍進行系統性改革。
特朗普和拜登也爭論了暴力背後的責任究竟是白人至上主義者還是激進左翼組織。兩人的應對都比較曖昧,特朗普對白人至上主義這對暴力的責任表態含糊,拜登則稱特朗普點名批評的“ANTIFA”是一種思潮而非組織。拜登還提到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爆發期間,特朗普躲進地堡,還讓軍隊驅散和平示威的人群,只為去教堂舉著聖經拍照,這讓美國更加分裂;特朗普的行為對非裔美國人來說是“災難”。他直接將特朗普稱為“種族主義者”。

7、執政記錄,誰更適合當總統?
特朗普:任命了300名各級法官
拜登:特朗普是美國走向衰退和分裂的罪魁禍首
關於執政記錄,主持人提問雙方,怎樣向選民表明自己比對方更勝任總統。特朗普列舉政績,包括幫助大量退伍軍人獲得醫保、任命了3名最高法院大法官和300名奧巴馬執政末期空缺的300名各級法官,自豪宣稱“沒有一個政府和總統做得有我們多”。
拜登則把美國走向衰退、暴力和分裂的責任都歸到特朗普身上,稱他是“普京的走狗”,指責他讓疫情肆虐。他就是普京的走狗,他讓疫情肆虐。拜登還提到前一段時間媒體報道的,特朗普將軍人稱為笨蛋、失敗者,他提到自己的大兒子兒子博·拜登(Bo Biden)就曾是軍人,被派駐過伊拉克,“他們不是笨蛋”。
特朗普則表示自己常常批判的是拜登的小兒子兒子亨特·拜登,他根本沒工作,拜登擔任副總統後亨特才有機會參與腐敗,收取**(此處刪節兩個字,看全文請移步“加美財經”網站)和俄國的賄賂。
8、氣候變化
拜登:美國應當回到巴黎氣候協定
特朗普:你當副總統時你在幹嘛”
關於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環保與經濟的平衡,特朗普稱加州山火或許部分是氣候變化原因,但森林管理之類更加重要。他表示,自己想要好空氣、好水質併為此努力,現在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最低,而且還會透過“會種很多樹”等措施保護環境。
拜登指責特朗普是一種實際存在的威脅,特朗普卻把它歸為一種抗議活動。拜登表示如果當選會投資新能源,發展電動汽車等,會創造很多高薪工作。現在颶風、洪水、海平面上升等現象一個接一個,氣候變化的後果嚴重。
拜登的說法遭到特朗普質問“那你當副總統時你在幹嘛”。特朗普提到,過度考慮降低能耗的汽車,會讓汽車價格過高,民眾都買不起新車會繼續使用舊汽車,而舊汽車排放更嚴重。
拜登則認為新能源產業、環保產業能夠創造大量經濟價值,“會為自己付錢”。他特別強調美國應當回到巴黎氣候協定。
9、選舉正義性
拜登喊話選民:你們的選擇決定美國未來4年
特朗普:自己4年前被監視了
關於選舉正義性,拜登聲稱沒有證據表明郵寄選票不公平。他鼓勵選民按時投票、遵循社交距離、正確投票,需要提前投票的州選民應提前投票,選擇選民自己認為最好的辦法。他喊話選民“你們的選擇決定未來4年的美國”。
特朗普則自稱4年前的大選受到對手追蹤監視,希拉里、奧巴馬、民主黨進行各種投票欺詐,就是一場災難。他再次批判普遍的郵寄投票,稱這次選舉如果普遍郵寄投票,會導致不及時計票,為欺詐增加空間,最後改變結果。
在被主持人問到在投票日和結果出來的日期之間,如何讓自己的支持者保持冷靜時,特朗普稱會讓他的支持者們好好監視投票站,不要被做手腳。拜登直接表示“他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拜登表示,要有耐心,必須清點所有選票。到選舉最後,自己會接受結果,特朗普也會接受結果。
二、這場辯論到底誰贏了?

10、特朗普的氣勢要更強,但拜登風度更好
總體說來這是一場“戰況”十分激烈的辯論,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也有不少。比如特朗普搶著替拜登回答問題時拜登說“你可以閉嘴嗎”。華萊士為了讓特朗普和拜登能一個一個發言,多次強調自己是主持人;也曾專門停下來提醒特朗普不要搶話,特朗普表示“他也搶我的話了”,華萊士則反駁“你搶得更多”。特朗普稱拜登“你全班成績最差,一事無成”,拜登則把“騙子”“小丑”“種族主義者”等帽子扣給特朗普。
辯論結束後再回憶起主持人華萊士在辯論前所說的“我希望這是一場互相尊重的辯論”,觀眾大概會覺得實在夠諷刺。
正如本文開頭所說,整場辯論特朗普的氣勢要強於拜登,在特朗普的頻頻“搶話”之下,拜登經常苦笑搖頭。但是特朗普的咄咄逼人丟失了不少親和力,老牌政客拜登卻能較為完整和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政策,雖然他的政策計劃依然有流於空泛的問題——比如新能源產業如何“為它們自己付錢”。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拜登常常轉向鏡頭,直接對選民喊話,展示自己對於民眾的關注、自己的理性和對手的“瘋狂”等。“一切都是為了對選民表達”可以說掌握了總統候選人辯論最重要的精髓。綜合看來,氣場稍弱的拜登,以穩定的表現和較好的風度小勝特朗普。
11、誰輸誰贏?民調各有不同
美國政壇、社會的嚴重分裂對立,原本就不會讓特朗普和拜登透過“辯論”就將對方陣營的鐵桿支持者拉過來;不過根據辯論前民調,兩個候選人在辯論中的表現對於不到10%舉棋不定的中間選民做出最後投票決定有影響。這些選民又不是全在搖擺州,所以其實總體來說影響並不大。
但從另一方面說,雖然拜登民調一路領先,但由於一些搖擺州兩人的支援率差距並不大,且2016大選“民調失靈”的狀況已經發生過一次,爭取這些選民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是“重大任務”。
立場較激進的CNN在辯論結束後的民調顯示,拜登以60%對28%大幅領先特朗普,而辯論前的比例是56%對43%;CBS的民調則顯示,關於“誰贏了今晚的辯論”,48%的觀眾認為是拜登贏了,41%認為是特朗普贏了,10%認為是平局。
立場保守的福克斯新聞民調則顯示,66%的觀眾認為特朗普取得了勝利,34%認為拜登贏了。C-Span的民調資料中有58%認為特朗普贏了辯論,28%認為拜登贏了。不同機構的民調顯示不同結果,這也是常事。
只是,對於特朗普來說,原本指望辯論“翻盤”民調,甚至證明在他嘴裡一向以“瞌睡喬”形象出現的拜登精神狀況不適合當總統,卻因為急於進攻,不僅沒有打倒對手還顯示了自己的弱點。某種程度上說,今晚的辯論對特朗普可能算是一個不小的失敗了。
一個非常能說明問題的細節是,大概是因為特朗普老是搶話導致主持人一直在阻止,最後“發言時長”的統計結果表明,拜登位元朗普的說話總時間還多了幾分鐘!
12、近7成觀眾對辯論感到心煩,超8成認為基調負面

不過,不管誰贏,這場激烈到混亂、彷彿幼兒園老師竭力讓吵架的小朋友安靜下來的辯論本身大概令美國民眾挺失望的。CBSN的調查顯示,69%的觀眾對這場辯論感到“心煩”;CBS釋出的即時民意調查資料顯示,對於此場辯論的基調,83%的觀眾認為是負面的,17%的觀眾認為是正面的。這可能和空前龐大的“誰都不想選”美國選民群體形成了呼應。
另外,這場“疫情期間的辯論”還有一些疫情所致的特別細節,可能令觀者印象深刻。特朗普和拜登沒有進行辯論前的傳統握手環節,也沒有肘部撞擊來代替,只是稍稍握拳揮手致意。特朗普、拜登,還有主持首場辯論的福克斯新聞主播克里斯·華萊士都沒有佩戴口罩。但是,辯論結束後兩位夫人上臺,拜登的夫人吉爾·拜登戴了口罩。此次活動將觀眾人數限制在75人至80人之間,直播中可以看到觀眾席稀稀拉拉,能夠保持“社交距離”。所有參與人員都在辯論前接受了新冠檢測。辯論結束後,也沒有安排記者採訪活動。
首場總統候選人辯論結束後,距11月3日的大選投票日還有34天。在這段時間裡還有3場重要辯論:10月7日,特朗普的搭檔、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和拜登的競選搭檔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將在猶他州鹽湖城舉行副總統候選人辯論;10月15日,特朗普和拜登將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舉行第二場總統候選人辯論;10月22日,特朗普和拜登將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舉行第三場同時也是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這場辯論能否蟬聯“史上最混亂辯論”,正如此次大選本身,結局難料。
場外花絮:
拜登團隊速度推出周邊,驕傲男孩組織響應川普“號召”
文|南默
雖然首場總統辯論已經結束,但很顯然,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雙方的“Battle”才剛剛開始。一些場外的花絮,似乎比場內的辯論來得還要精彩。
13、特朗普打斷別人發言73次,網友同情華萊士控場不易
首場辯論,至少一半時間裡,主持人華萊士話都插不上,他不停地讓特朗普不要插話,但特朗普在拜登的2分鐘發言裡都閉不上嘴巴。一直不停地說啊說。後來,特朗普似乎終於“醒悟”了,說道“我不是在跟你(主持人)辯論”。這讓人感覺,整個過程就是像菜市場吵架一樣,鬧哄哄的。
尤其讓人同情的是自然是主持人華萊士,一直在控場,像對付小學生的老師一樣。90分鐘後,他費勁地要兩位意猶未盡的總統和前副總統停下來,“結束了,結束了。”
《紐約時報》用“徹底混亂”來形容這一場辯論,《華盛頓郵報》則批評辯論“陷入了激烈的爭吵”。BBC電視主播凱蒂·凱(Katty Kay)在推特上表示,這場辯論看得“極其痛苦”,“我只能聽到三個老白男在臺上叫喊。”

BBC“賽後”總結,特朗普一共打斷他人73次。但特朗普似乎不依不饒,下場後,他發了一條推特,指責華萊士偏幫拜登,說自己是1V2。網友們似乎也對華萊士很不滿意,說他完全失去了控制,不是一個合格的主持人。
筆者實在是有些同情華萊士,面對一直插話的特朗普,他能怎麼辦呢?脫口秀主持人崔娃吐槽說,華萊士的表現提醒了人們,幼兒園教師的工資明顯開低了。
但一位真正的幼兒園老師表示,如果遇到特朗普這樣的“小朋友”,她會直接關掉他的麥克風。
14、辯論結束,口水仗繼續
“Will you shut up,man” VS “Stand back and standby”
在首場辯論中,拜登和川普都有“金句”爆出。不過,意義卻各有不同。
都說兔子急了也咬人,在辯論中反覆被特朗普打斷後,拜登爆出了那句後來引爆網路的“Will you shut up,man”(你能閉嘴嗎?)。媒體人都評論道,沒見過攻擊性那麼強的拜登,估計是有意為之,練過了。

對厭惡特朗普的人而言,拜登的這句“Will you shut up,man”,替他們出了一口惡氣,迅速衝上了推特熱搜。辯論結束沒多久,拜登的公關團隊就將這句話做成了周邊。好笑的是,網友們也很配合,有人在這條推特下留言,“我很想買這件T,但是不想看見特朗普的那張臉,能不能幫我P掉?”
特朗普的所有發言中,最叫人印象深刻的則是他在迴應華萊士和拜登關於自己對白人至上主義組織“Proud boys”的態度時那句發言,“stand back and standby”(退後,準備好)。
怎麼說呢,在這句話中,川普吹響的已經不是狗哨了,也許是衝鋒號,也許是喇叭,誰知道呢。

這句話當然也在場下激起了“巨浪”。“Proud boys”很明顯聽懂了大統領的“衝鋒號”。很快,這一新納粹組織的活躍成員們就為此而歡呼不已,隨時準備為大統領衝鋒甚至獻身了。

他們甚至將這句話做成了Slogan,印在了組織的logo上。有媒體人表示,特朗普的這一發言,很可能讓“Proud boys”的成員激增。

辯論結束後,拜登本人也速度發了一則Facebook,似乎也是在迴應特朗普的這一聲響亮的“衝鋒號”,“今晚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特朗普拒絕譴責白人至上主義。他就新冠疫情導致數以萬計的人死亡的事情說謊。他否認氣候變化的影響。他令國家比之前更為分裂。夠了!我們需要一個把我們連繫一起的總統,而不是把我們進一步分裂。”

特朗普自然也不甘示弱,他下場後連發多條推特,並繼續指責拜登完全沒有提到美國人民需要的“法律和秩序”。但破壞法律和秩序的到底是誰呢?該條推特下回復和點贊最高的一條是懟他的,“美國人民需要一個新總統”。
15、讓媒體人忙到暈頭轉向的事實核查
-
拜登沒有說過關閉整個美國
CNN事實核查:在今晚的辯論中,特朗普多次聲稱,喬·拜登(Joe Biden)想要關閉整個美國以應對冠狀病毒。事實是:這個說法完全是錯誤的,拜登強調社交距離和戴口罩,但並未說過為了應對疫情要關閉整個國家。
-
奧巴馬-拜登政府暗中監視川普的競選活動?假的
PolitiFact事實核查:特朗普說,2016年他競選總統時,奧巴馬-拜登政府暗中監視他的競選活動並被抓到現形。假的。反而,美國司法部的一項調查發現,聯邦調查局有足夠的證據顯示俄羅斯與川普競選團隊四名助手的密切聯絡。
-
警長“被逼”發推特澄清:沒支援過特朗普

BBC事實核查:當特朗普自稱 "法律和秩序候選人 "時,他說 "波特蘭警長 "支援他。波特蘭在今年夏天經歷了100天的持續騷亂。這句話逼得姆爾特諾默縣警長(管轄範圍包括波特蘭)Mike Reese在Twitter上回應,他 "從未 “支援過特朗普,也沒有計劃這樣做。
-
選票造假不過是零星個案
BBC事實核查:特朗普在辯論中質疑郵寄選票,形容是“前所未見的造假”。但事實上研究並沒有發現廣泛造假行為,不過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和新澤西州有零星個案。根據布倫南司法中心2017年所做的研究,美國投票造假的比例大約是0.00004%至0.0009%。
-
拜登也犯了一個事實錯誤
BBC和紐約時報的事實核查也指出了拜登一個錯誤。拜登表示,即使在疫情之前,"製造業就已經陷入了困境",以迴應特朗普關於他在疫情前經濟飆升的說法。拜登說,“我們給他留下了一個繁榮的經濟。而他卻造成了經濟衰退“。這是錯誤的。
在奧巴馬任內,拜登任職副總統的最後一年,美國經濟增長已小於2%,而新冠大流行病導致了經濟衰退。截至今年8月,美國的製造業工作崗位比2017年特朗普上任時減少了23.7萬個。但在疫情之前,特朗普在上任的前三年,確實增加了近50萬個製造業工作崗位。
加拿大和美國必讀邀您關注2020美國大選重要事件:
1. 總統電視辯論第一場,特朗普對陣拜登
日期:9月29日,星期二
時間:美國東部時間晚9:00-10:30(北京時間30號早上9:00-10:30)
2. 副總統辯論,哈里斯對陣彭斯
日期:10月7日,星期三
時間:美國東部時間7:00-8:30(北京時間10月8號早7:00-8:30)
3. 總統電視辯論第二場,特朗普對陣拜登
日期:10月15日,星期四
時間:美國東部時間晚上9:00-10:30(北京時間10月16日早上9:00-10:30)
4. 總統電視辯論第三場,特朗普對陣拜登
日期:10月22日,星期四
時間:美國東部時間晚上8:00-9:30 (北京時間10月23日早上8:00-9:30)
5. 大法官提名參議院投票日
日期:10月22日,星期四
6. 選舉日,開票
日期:11月3日,星期二
時間:美國東部時間凌晨0點開始(北京時間11月4日下午1點開始)

-
必讀頭條二條大徵稿 -
求移民與留學經歷,加拿大華人生活感悟,親歷和採訪均可,頭條稿費最高可達千元。要求事實準確,邏輯清楚,只要是真情實感,文字樸素最好。 -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加北美留學、移民、海外生活讀者交流群請先加小編微信,ID:yiqijianada轉發必讀文章並截圖,驗證後可入群。 -
商業推廣需求請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最近,微信修改了公號推送規則,不再以時間排序,而是根據每位使用者的閱讀習慣進行演算法推薦。也就是說,要麼,加美必讀和大家的見面變得“撲簌迷離”,要麼就是加美必讀會在你們的訂閱列表裡“自然死亡”。
如果你仍然希望以留學、移民、生活的新視角觀察加拿大和美國,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推崇平權、多元的價值觀,希望你能將加美必讀列入你的“星標”,以免我們在茫茫的資訊海洋裡擦身而過。
如果你還沒有關注加美必讀,那就麻煩你先掃碼關注,再加一下“星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