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虛擬世界這麼火,奧運會都要在裡面開大會

2021年或許可以被冠以虛擬之年,看看任意一個榜單,元宇宙、NFT一定榜上有名。來數數今年有多少大事吧,Facebook將公司名改為極具元宇宙(metaverse)氣息的META,首款元宇宙社交應用Horizon Worlds也如期上線。坂本龍一從他的代表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中提取了595個音符,依次鑄造為NFT,單獨發售,瞬間售罄。
吃雞遊戲《堡壘之夜》則請來Ariana Grande、Travis Scott、Marshmello等一眾當紅音樂人舉辦虛擬演唱會。在遊戲空間裡,千萬玩家穿上最酷炫的面板,隨著歌手的虛擬形象穿越各種視覺奇觀,從海洋到太空,從迷幻電子到賽博朋克,從上古時代到現代空間......星光熠熠、高潮不斷,獻上一場感官盛宴。
堡壘之夜虛擬演唱會 | Google

虛擬應用也在中國迅猛發展,阿里巴巴已成立全資子公司投入元宇宙建設,百度則已經開放首個元宇宙應用,還在裡面舉辦了釋出會;麥當勞中國用首個NFT創意作品“巨無霸魔方”來慶祝進入中國內地市場31週年;連官方媒體新華社也宣佈要透過區塊鏈NFT技術發行中國首套新聞數字藏品。

未來正在到來
NFT全稱“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料單位。它可看為是一個數字物件的電子憑證,具有不可篡改、永久儲存的特點。

圖片,影片、音訊甚至一段文字都可鑄造為NFT,其NFT所有者將持有這些作品的產權,成為這些數字資產的擁有者。

元宇宙則可以回到這個詞的出處中理解。史蒂文森在1992年釋出的看科幻小說《潰雪》中首次提到元宇宙:“......他在一個電腦生成的宇宙中......在行話中,這個虛構的地方被稱為 Metaverse。”
元宇宙讓人進入虛擬世界 | Google

簡單來說,元宇宙是一個與現實映照、以立體影象和影像合成的虛擬世界。它能讓使用者身臨其境,還能和其他使用者交流,甚至能像在現實生活中那般進行生產生活。但元宇宙目前還只是一個概念,真正要達到“平行宇宙”的效果,還需要技術、裝置、應用和內容多方面的進步和配合。
實際上,不論是元宇宙、NFT還是正在火爆路上的web 3.0,這些火熱的概念都指向另一個空間——虛擬世界。疫情下,人們的現實接觸充滿重重阻礙,在虛擬空間中交流和生活作為另一選擇,在近年愈發流行起來。當然這也離不開各類底層技術的進步和消費級相關裝置的上市,使人們在另一個空間生活成為可能。
科技界的領袖們認為,新的數字世界將對日常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不亞於網際網路或iPhone的橫空出世。元宇宙帶來時代變革,將改變數字互動和商業運作的模式。目前,藝術、商業、傳媒等行業都在探索元宇宙表現形態。一個圍繞虛擬世界的生態正在形成。
當虛擬世界遇上體育

虛擬世界與體育也正在探索結合。今年5月,國際奧委會宣佈舉辦虛擬體育賽事,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項獲得奧運官方許可的虛擬體育賽事,包含了棒球、腳踏車、賽艇、帆船和賽車運動五項大賽。其中大眾類的賽事還允許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在家中參與。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奧林匹克虛擬系列賽旨在增進與虛擬體育領域愛好者和觀眾的關係,進一步鼓勵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參與體育運動,弘揚奧林匹克價值觀。他還透露國際足聯、國際籃聯、國際網球聯合會等也對未來參與奧林匹克虛擬系列賽表示了興趣。
手球 | 圖蟲創意
即將到來的冬奧會上也有各種虛擬黑科技應用。在速滑比賽的會場,主辦方在場地中心就設定了360度相機陣列,用以提供自由視角影片,開展VR觀賽。虛擬主播則透過AI技術,在冬奧會全程賽事上為聽障朋友提供手語服務。此外還有冬奧場館VR雲上體驗平臺和抵離VR導覽服務平臺等多種虛擬導覽服務。
主辦方表示前沿科技的使用可以提升觀賽體驗,促進更多公眾參與到本屆冬奧會觀賽中來。“比如速滑比賽時,運動員繞場地滑行,如果能夠站在場地中間觀看,視覺效果是最好的。”負責冬奧會VR觀賽專案的陳寶權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數字科技對體育產業的助力還體現至更多方面。奧運藏品作為奧運精神的傳遞,就在經歷數字化的過程。以往的奧運藏品皆以實體形式出現:郵票郵品、奧運徽章、奧運會獎牌、奧運火炬......這些藏品或陪運動員走上領獎臺,或體現全民對奧運的激情支援,意義重大,但也面臨運輸儲存不易,功能單一等問題。
銀牌 | 圖蟲創意

現在數字來解決這些問題。奧運會有交換徽章的傳統,小小的徽章代表友誼,在全世界徽章迷中流轉。但疫情下,面對面交流徽章不僅困難,也增加感染風險。於是本屆東京奧運會就推出了一款“數字雲徽章”,只要擁有者碰一碰各自的徽章,就能在社交媒體上加好友。此外,徽章裡的數字名片功能還把擁有者的姓名與東奧會33項運動的圖形結合,生成該擁有者的專屬徽章。
從線下到線上,從統一發行到個性化,越來越環保,越來越智慧,體育與技術的結合正是不斷追求卓越精神的延續。
安踏助力冬奧,指向未來

北京冬奧會前夕,立足中國體育世界,引領行業科技創新的安踏也推出了NFT藏品,這是首個與本次冬奧會相關的數字藏品。此次安踏將首發14個NFT,分別代表安踏助力冬奧中國冰雪國家隊的12支隊伍隊服以及2個神秘紀念數字藏品,讓廣大體育愛好者也能與奧運健兒一同馳騁賽場,共享榮譽。
安踏推出NFT藏品

“安踏冰雪靈境”也將一同上線,命名靈感取自錢學森對虛擬現實中國版翻譯建議。1990年,錢學森給時任“863計劃”智慧計算機專家組組長的汪成為寫信時,提出給Virtual Reality翻譯為“靈境”。“我特別喜歡靈境,中國味特濃”錢學森在信中寫道。
錢學森手稿 | 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網站

而且早在那時,錢學森便關注到Cyberspace(賽博空間),Information Space(資訊域)等在今日都尚屬前沿的概念,並提出能“大大擴充套件人腦的知覺”的靈境技術是繼計算機技術革命之後的又一項技術革命,一展中國科技行業名家的遠見卓識。
安踏希望以“安踏冰雪靈境”致敬錢老和中國科技,表達對中國科技進步發展的致敬與追隨,也誠邀廣大愛好者一同體驗最新虛擬世界。1月6日是安踏天貓超品日,在淘寶/天貓搜尋“安踏冰雪靈境”,消費者就能從活動頁面進入安踏打造的數字空間,在靈境中收穫“超能熾熱空間”、“安踏數字博物館”、“靈境冰雪天宮”等多重虛擬空間體驗。安踏北京冬奧會比賽專案主題數字藏品也將透過“安踏冰雪靈境”獲得,只需在“超能熾熱空間”做任務,收集“熾熱加油值” ,便可解鎖此次主題數字藏品,並有機會收穫實體回饋禮遇。
安踏天貓超品日互動頁面

實際上,安踏一直希望用科技引領行業發展。得益於安踏服裝科技的突破,此次冬奧會中,參賽的15支中國冰雪國家隊,就有12支穿著安踏比賽服參與冰上競技。安踏將科技注入每一個服裝細節,比如此次的中國短道速滑隊比賽服,配合Dyneema防切割技術,在高強度與輕量化領域再次突破。360度全身防切割技術,強度達鋼絲的15倍,為奧運健兒保駕護航。單層結構的設計減輕了運動員的負重,在成績精準到千分位的比賽中,助力運動員們再次打破世界紀錄。除此之外,一體成型、吸溼速幹、單向導溼……各類黑科技的加入,讓安踏陪伴在運動員奮戰的第一線。
在疫情依舊阻礙人們真實相聚的情況下,安踏希望透過打造線上數字空間,讓更多人瞭解冬奧、參與冬奧。這不僅可以感受冬奧魅力,為運動員助力,還可以透過遊戲互動獲得國內首個冬奧相關的NFT藝術藏品。安踏參與虛擬世界建設熱潮,也表明體育、文化與數字空間的結合,正走向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參考文獻

[1]https://cn.wsj.com/articles/科技巨頭在元宇宙掀起下一波掘金熱-11636524608?fbclid=IwAR2muAsBbOgGQts28pTx5h1ZaN2wawr0hRA0zlEhevaJMpaDzUAg4ptdyhQ&tesla=y.
[2]http://sports.xinhuanet.com/c/2021-04/23/c_1127364424.htm.
[3]https://www.ccdi.gov.cn/yaowen/202108/t20210830_249073.html.
[4]https://m.guokr.com/article/460670/.
-果殼商業科技傳播出品-

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