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史演義(288):英格蘭國王的奇葩婚事

據說美國政府將在2020年9月20日以後禁止美國人使用微信。如果有人想繼續收看到教會史演義,可以把你的電子信箱告訴我。我的電郵是tongchenseattle@gmail.com。如果微信被禁,我可以把接下來寫的續文以電郵的方式送出。願神繼續祝福你。

從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對整個歐洲來說,那真是一個風雲變幻、巨潮滾滾的大時代。它是天文學的新紀元,因為哥白尼重畫了天體圖;它是地理學的新紀元,因為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達伽馬開闢了到印度的新航線;它是人文革新的新紀元,因為君士但丁堡落入回教徒之手後,大批的希臘人逃亡到西歐,他們帶來的古希臘文化和語言再次喚醒了人們對各類藝術和人文學科的興趣,由此帶來的文藝復興催生了眾多的藝術家和思想家;對於教會史來說,它也是神學的新紀元,因為馬丁路德引爆的宗教改革之火燃遍歐洲大陸。

也是在這個大時代,英倫島國也感受到了宗改的烈烈焰烽。不過,英格蘭和蘇格蘭這兩個一衣帶水的鄰邦,其在宗改過程卻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由諾克斯領導的蘇格蘭宗改運動具有激情澎湃的氣勢,而英格蘭的宗改卻是別樣風格,她走的是另一種道路。

跟其他大國相比,英格蘭的宗改運動沒有象路德、慈運理、加爾文和諾克斯那樣不屈不撓的超強勢領袖來領導。而且其他大國的宗改基本上都是自下而上地進行,先從基層開始,然後逼進到上層統治階級。唯有英格蘭的宗改是自上而下地進行。實際上,英格蘭的宗改算是奇葩一朵,它的背景錯綜複雜,它的發生也是各種力量縱橫捭闔的結果,它的其直接引發事件竟然是英王陛下的奇葩婚事。

話說玫瑰戰爭末期,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煙消雲散之後,都鐸王朝在英格蘭火爆開業。1485年8月22日,屬於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宣佈繼承英格蘭王位。翌年,他娶了仇家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公主為王后。這場政治聯姻促成了玫瑰戰爭的結束,兩大世仇家族化干戈為玉帛。因為玫瑰戰爭,英格蘭貴族諸侯的勢力被嚴重削弱,這個國家由此走上了中央集權式的君主專制。國會再度掌權,但國王卻真正成了凌駕於國會和教會之上的唯一主宰。

作為都鐸王朝的太祖,亨利七世有“賢王”之稱。他結束了內亂,又獎勵工商業發展,勵精圖治,為英格蘭財政打造了一個穩定的基礎;英格蘭也從一個歐洲的偏遠小國發展成為較有影響的大國。亨利七世也積極採取睦鄰友好的對外政策,先後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蘇格蘭和法國的王儲。
都鐸王朝的太祖亨利七世有“賢王”之稱
當時,國力正盛的西班牙正與法國開戰。西班牙亟欲聯絡英格蘭、不遺餘力地使盎格魯撒克遜人與西班牙結盟來牽制法國。法國也是英格蘭的宿敵、常常覬覦英倫主權。為了保證都鐸王朝的長治久安,亨利七世維持中立,對西班牙和法國兩面都採取友好態度,兩邊都不得罪。既然他能與法國聯姻,他也能與西班牙聯姻。為表示誠意,亨利七世命他的長子、威爾士親王亞瑟(Arthur Tudor)王儲迎娶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凱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以此為據與西班牙結為戰略伙伴。

凱瑟琳乃西班牙共主、天主教雙王費爾南多二世和伊莎貝拉一世四個女兒當中最漂亮的一個,可以說是聰明美麗。1501年11月14日,年僅15歲的英格蘭王儲亞瑟與比他年長三個月的凱瑟琳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了正式婚禮。兩人婚後就前往什羅普郡(Shropshire)的拉德洛城堡(Ludlow Castle)居住。

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在拉德洛城堡的這對小夫妻忽然得了一種未知的熱病。凱瑟琳病後痊癒了,但是,一生之中大部分時間都健康良好的亞瑟王儲卻因病薨歿。

亨利七世遭受喪失長子之痛後,考慮到亞瑟與凱瑟琳的婚姻本是政治聯盟的一部分,這種關乎社稷大事不能因為亞瑟之死就嘎然而止。於是,他跟各路政治家籌畫如何將這段婚姻繼續下去。籌畫下來的結果,眾人一致同意英格蘭應該要堅持不懈地挽留凱瑟琳。亨利七世於是將次子、亞瑟的同胞親弟小亨利填位王儲,然後命小亨利續娶凱瑟琳為妻。小亨利年僅11歲,只是一個天真少年,他懵懂朦朧,當然只能服從父母之命,答應將來在到達法定年齡之後一定迎娶比他年長6歲的長嫂為妻後。至於凱瑟琳本人,她也頗為深明大義,為了兩國人民利益,也願意再度獻出自己的青春。
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凱瑟琳,後來嫁給小叔子小亨利成了英格蘭王后
但是,這裡有一個很大的難題。因為聖經的舊約律法中說,“娶嫂嫂或弟婦”是上帝所恨惡的行為,幹這事的人都是會受到上帝詛咒的。《利末記》第20章第21節清清楚楚地說:“人若娶弟兄之妻,這本是汙穢的事,羞辱了他的弟兄;二人必無子女。”所以,如果小亨利續娶凱瑟琳,是對上帝話語的公然違背和公然挑戰。亨利七世和西班牙雙王都急得抓耳撓腮。兩國政治家們趕緊獻計獻策說,上帝的話固然不能聽而不聞,但可以求助於教皇陛下;既然教皇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言人,那麼就奏請教皇“特事特辦”;只要教皇陛下特許這樁婚姻,那麼就萬事大吉了。

凱瑟琳更是自告奮勇,她向兩國國王寫信稟明說:“我與亞瑟的那次婚姻只是一個表面的儀式,其實我並未與亞瑟真正圓房。所以,我與亨利小弟的婚事不需要聖潔的教皇陛下的特許,只要兩國宣佈我與亞瑟是‘假結婚’、我們的婚姻是無效的,此即可矣。”

不管凱瑟琳的坦白是真是假,英西兩國在合議之後,覺得小亨利和凱瑟琳的婚姻還是有必要得到教皇的許可。這樣,他們的婚姻在上帝和世人的眼裡才都是合法的,也不會受上帝的詛咒。兩國於是派大臣到教廷去遊說。

考慮到英西兩國在政治上的重要性,教皇猶流二世斟酌再三,終於釋出了“教皇訓令”,允准了這樁婚事。於是,凱瑟琳在第一任丈夫死後14個月,與只有12歲的小叔子小亨利訂婚了。

各位看官,人有多大膽,就會有多慘。王公貴族根據自己的需求居然悍然違反上帝的誡命,教皇根據自己的意思居然將背叛行為進行合法化。你覺得這些王公貴族和教皇是不是會受到上帝的詛咒?答案不言自明。

卻說1505年,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亨利七世失去了與西班牙聯盟的興趣,乃授意小亨利宣佈他自己並未同意這項婚約,要求將之解除。西班牙不樂意了,趕緊與英格蘭進行外交斡旋。兩國當時都有更緊急的事情有待解決,談判下來,兩方決定暫時擱置爭議,婚約這個事情留待日後再共同商議。這樣,婚約仍然未能解除。後來,亨利七世又傾向於維持這項婚約。

1509年4月21日,亨利七世駕崩。小亨利繼位,是為亨利八世。

5月10日,亨利八世將其父安葬。數日之後,他突然對外宣佈:“朕有幸親歷了我們英格蘭由弱而強、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目睹了英格蘭在先王的領導下,從貧窮落後不斷走向繁榮富強,為了尊重先王的巨集旨遺願,為了感恩父王的栽培,為了英格蘭和西班牙兩國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為了珍視難得的人生際遇和為國家幹事創業的舞臺,朕願意犧牲自己的個人意志,甘心情願地忍辱負重,擇日與凱瑟琳成婚。”

英格蘭國會議員和各位重臣都豎起拇指,對亨利八世的捨己為國的“義舉”點贊。也有人向亨利八世獻媚拍馬:“萬歲,您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如此光明正大,如此奮不顧身,真乃世人楷模!不過,這樁婚事對您確實有點不公平,萬歲您受委屈了。”

“唉,你們這是說的什麼話呢?”亨利八世假惺惺地說:“我們欣逢盛世,當不負盛世。為了國家的安定團結,為了我們百姓的幸福安康,為了保持我們受人尊敬的國際地位,朕個人受點委屈算個啥?朕告訴你們,當你遇到不公平時,不要抱怨社會,要問自己內心是否學會了忍受。常言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又何嘗不是柳暗花明呢?”

瞧啊,這位亨利八世年紀輕輕,竟然已會虛偽做作地向他人大灌心靈雞湯。

6月11日,18歲的新王亨利八世與24歲的凱瑟琳在倫敦格林威治(Greenwich)古鎮的一家修道院的教堂裡舉行了正式婚禮。婚禮進行得非常低調,但是英格蘭人民已經認定,他們的國家有了新的王后。

教廷還專派特使帶著教皇的祝福信件為亨利八世慶婚。

6月24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沃漢姆(William Warham)為亨利八世舉行了盛大的國王加冕儀式。
從左到右,分別是亞瑟、凱瑟琳、小亨利
世人都推想:亨利八世年輕有為、凱瑟琳王后美麗端莊,有教皇陛下的祝福,有大主教的加冕,國王和王后從此就會過著幸福的生活。

宮廷王室官員中有一位前朝大臣,名叫托馬斯·沃爾西(Thomas Wolsey)。此人出身屠夫家庭,後進入牛津大學深造,畢業後有機會為王室工作。他極會見風使舵,很快當上了亨利七世王宮教堂的司鐸,同時受命從事外交工作。亨利八世剛繼位,沃爾西就對新王溜鬚拍馬、投其所好。他常陪著亨利一同玩遊戲,也常給年輕的國王洗腦:“萬歲啊,人生短暫,不可虛度。您應當縱情享受美妙的人生,政府中的那些令人厭煩的管理工作應該留給別人去做。”

這些話都說到亨利八世的心眼裡去了。沃爾西於是深得亨利八世的信任,並得到火箭式提拔。到1511年,沃爾西成了國王樞密院的成員,權傾一時。1514年,沃爾西又被教皇利歐十世任命為約克郡大主教兼紅衣主教,成為教皇在英代理人。約克大主教是英格蘭教會中僅次於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第二高位。

沃爾西春風得意,他對亨利八世說得最多的話就是:“萬歲,您是萬世明君、千古一帝。將來必定萬事亨通,鴻運高照。”

可惜,事情不是這樣的。記得上帝對“娶嫂嫂或弟婦”這種行為的詛咒嗎?人們似乎都忘了,但是上帝不會忘。

亨利八世和凱瑟琳婚後十多年,先後有過七個孩子,其中三個一生下來就夭折了,還有三個也死了,只有一個女孩活了下來,她就是日後的英格蘭女王“血腥瑪麗”。我們以前已經多次提到“血腥瑪麗”,她的事情容後面詳述,現在只說亨利八世。

因為英格蘭王位傳到亨利八世前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女人當國王。也就是說,在當時的宗法和傳統中,只有男人才有資格當英格蘭國王。讓亨利八世慢慢坐不住的事情就是,他的王后凱瑟琳總也不能給他生出一個健康的王子。他深恐怕將來女性繼承王位,進而會引發“玫瑰戰爭”式的內戰。他時常不由自主地想到聖經上對“娶嫂嫂或弟婦”的詛咒。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認定凱瑟琳不能為他生下男性繼承人。

怎麼辦?怎麼辦?亨利八世沒有向上帝禱告請求上帝的寬恕和赦免,卻在自己尋求解決之道。他想,無論如何,他得另找一個女人為他生出個龍種。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近水樓臺處!

亨利八世的眼睛很快瞄上了凱瑟琳王后身邊的一位女官、一位丰姿綽約的佳人美女。
-TO BE CONTINUED-

教會史演義系列

教會史演義(287):諾克斯:其影響無遠弗屆、歷代不衰

教會史演義(285):諾克斯:與瑪麗女王鬥智鬥勇

教會史演義(284):諾克斯:與瑪麗女王的初次交鋒

教會史演義(283):諾克斯:蘇格蘭宗改的初步勝利

教會史演義(282):諾克斯:蘇格蘭內戰爆發

教會史演義(281):諾克斯:他寫了一本得罪女人的書

耶和華向行惡的人變臉,要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義人呼求,耶和華聽見了,便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

(詩篇 34:16-1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