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千人在華師釋出《廣州宣言》,共育大國良師

今天
全國47所師範院校
以及香港教育大學、澳門大學
600多名專家齊聚華師
與400多名師生代表一起
探討如何造就新時代大國良師
11月23日至24日,“第十五屆中國師範大學聯席會” 和2018年“中國教育學會教師培訓者聯盟”年會在華南師大聯合召開。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副司長黃偉,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創,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兼教師培訓者聯盟理事長尹後慶,47所師範大學以及香港教育大學、澳門大學的600多名專家,加上400多師生代表齊聚華師參加會議。第十五屆中國師範大學聯席會由華南師範大學承辦,“中國教育學會教師培訓者聯盟”年會由中國教育學會與華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
職前職後肩並肩,共育大國良師
參會代表圍繞“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造就新時代大國良師”的主題,學習領會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研討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建設、教師教育學科發展與建設、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師範專業認證與師範專業建設、新時代卓越教師培養等問題。如今,教師教育已不僅僅是師範生培養,而是職前培養和教師培訓體系化,職前職後一體化協同發展。全國師範大學聯席會議和中國教育學會教師培訓者聯盟年會首次聯辦,主要目的在於形成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的有效路徑,推進全國教師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共育大國良師。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做了題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大會主旨報告。任友群指出,師範大學是教師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全國師範大學聯席會議,共同探討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大計,推動中國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恰逢其時,很有意義。

任友群強調,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首先是要深刻領會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新要求,要從國際和國內兩個角度深刻領會新時代教師隊伍的責任使命,明確新時代“好教師”的標準,領會新時代教師工作的方向要求。第二是準確把握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教育的新進展。教師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是先導性、關鍵性、基礎性工作,必須抓緊抓好抓實。第三是要認真研判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開局良好、進展順利。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與建設教育強國、推進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與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還需要更多努力,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教育之路任重道遠。最後是明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教育的思路舉措,各高校、各地方應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努力推進教師教育振興行動,明確師範院校主體的體系,推進師範生培養機制改革,推進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發展,促進資訊科技與教師教育的深度融合。
尹後慶在致辭中表示,今年全國師範大學聯席會教師培訓者聯盟年會聯合召開,是教師教育的盛事,標誌著事關教師隊伍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的兩支隊伍走在了一起,也標誌著職前職後一體化完成了形式上的對接。他期待各位教師培訓者同行探究出助推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路徑和方法策略,共同努力,更高效地助力於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王創在致辭中指出,廣東歷來十分重視教師教育,華南師範大學作為南方教師教育的排頭兵,近年來先後組建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省基礎教育與資訊化研究院,搭建師範專業認證管理資訊系統、全國教師教育質量監測平臺、粵港澳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等創新機構和平臺。在全國第一個開設教師發展與管理碩士點,率先成立教師教育學部,加強全鏈條學科體系建設,推動職前職後一體化建設,為構建廣東特色教師教育模式和“新師範”戰略落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朱孔軍致辭中介紹,近年來華南師範大學抓住國家“雙一流”建設和廣東“高水平大學”“新師範”建設契機,加快發展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把“教師教育出特色”作為核心發展戰略,制定了《“新師範”建設行動計劃》、成立了教師教育學部和教師發展評估院、啟動了籌建“粵港澳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等工作,不斷加大教師教育改革創新的探索力度。
乾貨滿滿:9所師範大學分享經驗
大會安排了9所師範大學作教師教育和教師培訓的經驗分享。
針對師範類院校在教師培養能力方面的基礎和條件,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對教材、課程、教學、學生、學習方法、教學方法的研究程度以及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缺乏研究和應用等等問題進行了思考。他建議,我們需要更多類似中國師範大學聯席會、中國教育學會教師培訓者聯盟這樣的平臺,讓更多的師範院校校長或書記真正參與進來,針對真問題、真困難進行探討和解決。設立針對教師教育重大科技研究專案,建議儘快研究國家對師範院校評價標準問題,希望儘快出臺更合理科學的評價標準。
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周傲英以“面向新時代卓越教師,高水平落實培養計劃2.0”為題,介紹該校加強本科師範和教育碩士培養的一體化設計,尤其是深化學校教育碩士培養改革。他提出整體謀劃“一流本科+一流教師教育”的教育碩士培養模式,最佳化教育碩士入學標準,對本科畢業生的教育情懷和學科知識兩個方面予以重點考核,面向全國綜合性大學和優質師範大學開放教育碩士的推免通道,重視教育碩士的師德教育,加大對教育碩士第二課堂建設和日常教育文化薰陶,有針對性地提出專長髮展思路,豐富教育碩士的成才渠道。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分享瞭如何培養新時代卓越教師,提出要提高準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工作態度以及正面人格的培養;並提出了新教育學士課程的重點應該在經驗學習、學校體驗、研究方法、電子學習、跨學科元素等幾個方面,課程改革應該從創新、創意和創業三個方面進行。他還提出,學校應該儘可能支援教育的發展,透過加強學校領導培訓、培養有能力的教師來推動創新學習與教學的發展。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鄭振偉以“澳門中文師資培育”為題,介紹了該校從2008年開始為配合“提供全人教育”的使命,全面改革本科課程,將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研習教育和社群教育融一體的經驗。
華中師範大學副校長蔡紅生以“立足標準,以評促建,切實提升卓越教師培養水平”為題,以生物科學專業三級認證迎評為例,分享了該校本著立足標準、以評促建的思想和行動原則,不斷凝聚師範專業認證工作的專業合力,設計師範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體系,加強統籌師範專業認證工作的科學評估,切實提升卓越教師培養水平。
首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鄭萼以“突出師、實、新,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為題,分享了該校突出“師、實、新”,積極探索形成了制度建設、宣傳教育、典型選樹、社會實踐、文化涵養、關懷保障“六個著力”師德建設工作模式。“師”字為本,培塑師德教育新風尚,“實”字為核,構築師德工作大格局,“新”字為先,突出師德建設時代性。
浙江師範大學校長鄭孟狀以“新時代卓越教師培養——走向協同創新的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改革探索”為題,分享了該校透過高校、政府、中小學協同,重點建設教師發展學校,全面整合省級教師教育平臺,構建教師教育質量監控體系;2016年成立浙江省第一個“特級教師工作流動站”,創新教師教育師資提升路徑;打造全省智慧教育平臺,開創網際網路+教師教育新局面,實現卓越教師培養目標,服務浙江教育現代化。
重慶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曾禮以“強教師教育本色,揚職業教育亮色,顯漢語教育特色——重慶師範大學特色辦學格局的構建”為題,分享了該校如何形成了師範教育和非師範教育“兩輪驅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漢語國際教育“三駕馬車”,文化傳承與創新、決策諮詢與公共服務、科技攻關與成果轉化“三大版塊”協同發展的特色辦學格局(“233”辦學格局)。
華南師範大學校長王恩科以“服務國家急需,主動擔當作為,積極探索教師教育特色發展新路徑”問題,分享了華師深入實施“新師範”發展戰略,遵循“教師教育出特色、學科水平上臺階”的思路,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振興、“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發揮區位優勢,大力推進服務灣區建設的教師教育發展策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沿線國家教育碩士培養,提供特色鮮明教師教育服務等經驗和做法。
聚焦熱點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在23日下午,大會還安排了多場圓桌論壇和十一個工作坊進行研討。
在圓桌論壇上,高校黨委書記、校長、黨辦校辦負責人、教務處負責人、專家和代表們聚焦教師培訓體系振興發展、教師培訓模式創新與深度專業化、教師培訓現代化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23日下午,十一個工作坊同時深入探討教師培訓模式創新與深度專業化。
與會代表們圍繞“港澳教師培訓新模式示範——教師團隊變革”、“新教師培訓的方案設計與實施——把握新教師‘真需求’的方法與路徑”、“教師培訓核心能力提升策略1——如何設計實戰型教師培訓課程”、“翻轉課堂在教師培訓中的應用”、“教師培訓核心能力提升策略2——敏捷理念在課程開發中的應用”、“卓越教師培訓內容變革的方向和路徑——校本研修內容的創新設計”、“教師培訓實踐精選案例分享點評”、“地方特色教師培訓模式——以學為中心:湖南省學本培訓模式體驗工作坊”、“破解混合研修工作坊的關鍵難題——資訊科技助力訓後跟蹤與成果轉化”、“基於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的教師能力測評:精準服務教師專業發展——基於課堂觀察的教學能力測評工具”、“提升教師核心能力與技術:掌握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工具——提問矩陣啟用思維:讓教師學會引導學生提問”等主題,展開深入的研討。
釋出《廣州宣言》
今天下午,大會還發布了“推進新時代教師教育振興《廣州宣言》”。

宣言指出,全國師範大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決策部署,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推動新時代的教師教育振興,培養造就新時代大國良師,致力於:
提高政治站位
振興師範主業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深化改革創新
引領教師教育體系建設

宣言指出,我們深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透過大家協同努力,一定能夠推進新時代教師教育振興,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加積極主動作為!
此外,明天上午,大會將進行知名專家微報告專場,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尹後慶、李天順、朱丹、吳穎民四位國內知名專家與跨界專家TCL電子人力資源總經理顧進山等齊聚 “山長講壇”,分享“教育智慧”。
#往期精彩回顧#

想不出標題,華師異木棉傲寒盛放,就是美!


採寫丨楊柳青 朱琳琳 曾力 陳秀燕
劉遂 莫等嫻 陳逸南 袁美怡
攝影 |李寧 吳建國唐志勇 龐璇
劉鈺瀅李楚華 吳學燕 曹月昆
攝影助理 |鄭童 鄭千禧 貢扎旺久 蔣潔
執行編輯丨李曉月
責任編輯丨鄭宇雲 楊柳青
標星晚安華師
微信瘋狂改版

找不到晚安華師的推送了?

辦法很簡單,看這裡哦

後臺回覆關鍵詞即可獲取
校歷丨投稿丨招生丨轉專業丨輔修丨水電費

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