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口數量突破14億人!中國人口十年之變:老齡化加深、新生兒回升,人口紅利仍存

全文共2842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十年來,我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5月1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結果並答記者問。據瞭解,過去十年間,我國人口呈現出總量平穩增長、質量穩步提升,人口結構調整變化,性別結構改善,年齡結構“兩升一降”,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等特點。同時,普查資料也反映出我國人口發展中面臨著一些結構性矛盾,如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婦女規模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總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數量走低等。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等出席會議並回應關切。
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
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會上通報,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資料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資料顯示,北京人口數達21893095人,佔全國人口的1.55%,比2010年增長0.09%。
值得注意的是,從普查結果看,過去十年我國人口保持了繼續增長態勢,十年間人口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規模與前一個十年增加7390萬人相比,略有下降,但基本持平。
寧吉喆分析指出,當前我國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慣性增長。我國人口基數大,目前育齡婦女還有3億多人,每年能夠保持1000多萬的出生人口規模;隨著“單獨二孩”“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出生人口的數量快速回升。
與此同時,我國人口的預期壽命持續提高。我國近十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大幅改善,人民群眾健康條件明顯改善,使得我國年度死亡人口一直是少於出生人口,人口總量保持了增長態勢。這些人口增長的積極因素還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發揮作用。
寧吉喆還表示,10年來,我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質量穩步提升。中國人口約佔全球18%。
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7
男性比女性多3490萬人
在性別構成上,男性人口為72334萬人,佔51.24%;女性人口為68844萬人,佔48.76%。總人口性別比為(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07,與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下降6.8。
在男女比例方面,北京市男性佔比達51.14%,女性佔比48.86%,與全國男女比重基本一致。
全國共有家庭戶超4.94億戶
資料顯示,全國共有家庭戶494157423戶,集體戶28531842戶,家庭戶人口為1292809300人,集體戶人口為11896942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0人減少0.48人。
全國人口平均年齡為38.8歲
在人口年齡構成方面,0—14歲人口為25338萬人,佔17.95%;15—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佔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
與2010年相比,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
在年齡構成方面,北京市0至14歲佔比11.84%,15歲至59歲佔比68.53%,60歲及以上佔比19.63%。
從年齡構成來看,我國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寧吉喆表示,中國人口今後會達到峰值,但具體時間還有不確定性,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人口總量會保持在14億人以上。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8億人,勞動力資源仍然充沛,我國人口平均年齡為38.8歲,總的看依然年富力強。美國是38歲,差不多。
此外,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曾玉平介紹,從質量上看,勞動年齡人口素質顯著提高。據統計,勞動年齡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達到了3.85億人,佔比為43.79%,比2010年提高了12.8個百分點。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達到了23.61%,也比六人普提高了11.27個百分點。
“儘管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但中國勞動力資源的絕對量依然較大”。曾玉平說,總體上看,我國就業壓力依然不小。提高勞動者的技能水平,解決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將成為就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隨著人口素質的提高,人口紅利逐步向人才紅利轉變,人口資源的優勢將得到有效發揮,會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升級、全要素生產率提高。
超2.18億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
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國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0767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3052185: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487163489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49658828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032人上升為15088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788人下降為34507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26779人下降為24767人。
在受教育方面,北京的每10萬人口中擁有大學(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數全國居首,達到了41980人。此外,北京每10萬人口中擁有高中(含中專)教育的人數為17593人,初中教育人數為23289人,小學教育人數為10503人。
受教育狀況的持續改善反映了10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以及掃除青壯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
目前,我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0199萬人,佔63.8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0979萬人,佔36.11%。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3642萬人,鄉村人口減少1643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個百分點。
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入發展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實落地,10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程序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人戶分離人口近5億人
在流動人口方面,人戶分離人口為49276萬人,其中,市轄區人戶分離人口為11694萬人,流動人口為37582萬人,其中,跨省流動人口為12484萬人。與2010年相比,人戶分離人口增長88.52%,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增長192.66%,流動人口增長69.73%。
廣東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省
31個省份中,人口超過1億人的省份有2個,分別為廣東(126012510人)和山東(101527453人)。
在5000萬人至1億人之間的省份有9個,在1000萬人至5000萬人之間的省份有17個,少於1000萬人的省份有3個。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計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為35.09%。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31個省份中,有25個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長較多的5個省份依次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南,分別增加21709378人、10140697人、6088113人、5734388人、5341952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普查結果真實可靠
國家統計局表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普查資料追溯和問責機制,確保普查資料可核查、可追溯、可問責。充分利用部門行政記錄和企業大資料,對普查資料開展精細化比對核查。各級普查機構嚴格執行質量控制要求,認真開展質量驗收,確保普查各階段工作質量。
為客觀全面評價全國人口普查登記質量,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組織了事後質量抽查,結果顯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漏登率為0.05%,普查結果真實可靠。

來源丨

國家統計局網站、北京商報(記者陶鳳 劉瀚琳)、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等

製圖丨鄭雨寒
編輯丨張蘭
精彩回顧

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