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影院”帶著200多套裝置,104部電影
打通了一條覆蓋四川全省的“精神盲道”!
這是怎麼肥事?
快隨學部君一起去"康康"~

他們,西昌市電影院裡的特別觀眾
9月25日早晨7點鐘
22歲的馬吉帶著三位盲人
登上了德昌縣去往西昌市的大巴車
他們要前往西昌市太平洋影城觀看無障礙電影。
三位盲人一路上都在不停地說笑,顯得異常興奮。他們不停地討論“無障礙電影”到底是一種什麼形式?大巴車的司機忍不住問她們要去哪兒,一個正在笑著的盲人大姐趕緊答道,“我們要去電影院看電影了!聽說叫什麼無障礙電影,專門做給我們盲人看的,我幾天前就開始激動了!為了看電影,今天按摩店也不營業了,就是要來感受一下!”

這位笑聲爽朗、性格開朗的盲人大姐名叫馬德麗,今年49歲,是四川省西昌市德昌縣的一家盲人按摩店的老闆。馬德麗生性活潑,喜歡交朋友,還有點小文藝。五年前,馬德麗還只是高度近視的人,那時的她特別喜歡看電視。可後來,馬德麗的視力變得越來越差,直至全盲,即使是趴在電視機面前,也什麼都看不到了。全盲之後的四五年裡,馬德麗很少再出門了,更不要說出門看電影了!
幾天前,馬德麗在手機上聽到訊息,四川省盲協要在西昌市太平洋影院為盲人朋友放映無障礙電影,馬德麗又激動又好奇,激動的是盲人也能進電影院看電影了?好奇的是自己都看不見怎麼能“無障礙”呢?難道這個電影能讓她“看見”嗎?無障礙電影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馬德麗把“無障礙電影”的訊息也告訴了自己的小姐妹——同樣開盲人按摩店的失明姑娘唐發米,兩個小姐妹當下約定,把按摩店關店停業一天,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
22歲剛剛大學畢業回鄉的馬吉是馬德麗的侄女,她聽到姑姑要和朋友一起去城裡看電影的訊息,便自告奮勇擔任她們的志願者,帶領她們前往影院。
25日一大早,馬德麗和唐發米6點多就起了床,7點鐘,馬吉就帶著她們從德昌縣坐大巴前往西昌太平洋影城,一同前往的還有馬德麗店裡的一位盲人員工王惠容。一行四人8點鐘就到了電影院,距離原定的開場時間足足早了一個小時!來到影廳,他們靜靜地坐著,期待著這場無障礙電影的放映。

△靜靜等待,“看見”色彩

他們,希望改善視障朋友的精神世界
9月24日凌晨3點
也是涼山州公益放映的前一天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的黨委書記曾祥敏
收拾好行李,前往北京首都機場。
此時“光明影院” 的四名學生志願者已經將要送往四川涼山的203份無障礙電影數字優盤託運完畢。曾祥敏老師要帶著這支小分隊前往四川省涼山州,為全四川省的盲人帶去無障礙電影。
作為光明影院的一名教師志願者,曾祥敏老師在處理完學院繁忙的工作任務後,就如約趕赴這場公益之行。其實,在電視學院,一半以上的教師都曾參加過“光明影院”的公益服務。

△“光明影院”一直在路上!
2018年5月20日,在第28個全國公益助殘日的時候,高曉虹院長就帶著電視學院的6名教師,為在北京東城區廣外南里社群文化站舉行的公益放映提供志願服務。
2019年4月14日,在北京市首都電影院舉行公益放映的時候,全場共有100多名盲人觀眾觀看電影,電視學院的十幾名教師參與志願服務,從盲人走下大巴車到在場內觀影的秩序維護再到把他們安全送回車上,這些老師們帶著學生提供了全程的保障。
2019年4月28日,趙淑萍教授帶著6名教師在浙江省杭州市的雲棲小鎮組織了一場公益放映,為浙江盲校的50多個孩子放映了無障礙版的《鋼的琴》。
2019年8月21日,程素琴老師帶著兩名學生志願者,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到福建省寧德市福鼎縣,參加當地舉辦的盲協三級聯創活動,給那裡的盲人帶去無障礙電影……
從2019年的6月開始,“光明影院”專案開始了面向全國的覆蓋推廣,目標是以省級行政區為單位,把無障礙作品覆蓋到全國的每個視障人士手中。從那時起,“光明影院”師生志願者的足跡開始遍佈全國,目前已經走進了山東、青海、福建、內蒙古、上海、浙江等地。而涼山行已經是團隊的第七站。

△ 第七站,涼山行,在路上
四川省人口大省,登記在冊的視障人士達40餘萬。同時,四川省山地居多,崎嶇的山路讓視障人士走出家門變得困難重重,同時也給無障礙電影的全面推廣帶來了難度。盲人出行難,參與活動難,到電影院看電影更加困難。如何把無障礙電影推廣到全省,讓每一位盲人都能獲得,也成為團隊面臨的一大難題。

他們,創造一杆子插到底的覆蓋模式
9月25日的上午9點
涼山州西昌市的太平洋影城,
“光明影院”在四川省的啟動儀式正式開始。
為了更好的在四川全省推動“光明影院”專案,四川省委統戰部牽頭,聯合了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殘疾人聯合會、峨眉電影集團等部分,並且將四川省太平洋影城旗下的51家影院作為固定放映點,“光明影院”的四川模式初步成形。
在啟動儀式上曾祥敏老師表示,作為國家“雙一流”學科,師生們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發揮專業優勢,服務社會公益,推動國家的發展建設。四川省是國家人口大省、經濟文化大省,“光明影院”專案團隊希望以四川省為重點,讓更多的視障朋友在全年52個星期,每星期欣賞2部電影的願望變成現實。

△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黨委書記曾祥敏致辭
涼山州殘聯理事長張建英、四川省盲協主席吳軍、四川省委統戰部研究室主任及法規處處長楊建、四川省殘聯黨組成員及副理事長馬駿分別致辭、講話。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專案團隊向四川省盲協及8個市(州)殘疾人聯合會贈送了團隊製作的104部無障礙電影。

△聽見色彩,感知藝術,光明在前方~
“用聲音傳遞色彩,用聆聽感知藝術,歡迎來到光明影院,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流浪地球》……”電影院裡,馬德麗閉著眼睛認真地聽著電影的講述詞,電影裡的風景、人物的表情、被冰凍的感覺,都一一浮現在馬德麗的眼前。
隨後,出席活動的領導和盲協的負責人來到影院的會議室為四川省的“光明影院”推進建言獻策。在多方的共同探討下,頂層部署、協同組織、整體推進的“四川模式”更加清晰。

△頂層部署、協同組織、整體推進
對接機制:自上而下
四川省委統戰部負責協調,各地黨委統戰部門積極整合資源協助推進,省、市(州)殘聯制定實施方案,協同組織。
覆蓋範圍:全方位覆蓋
“光明影院”專案團隊提供不少於100套無障礙電影,免費贈送給省、市(州)圖書館以及各專案實施機構,讓無障礙電影在院線、圖書館閱覽室、社會組織機構、盲人康復中心等地全覆蓋,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觀影人群的全覆蓋。
傳播推廣:落地落實
依託四川省盲協的宣傳動員,舉辦盲協負責人培訓班,在省、市、縣各級進行宣傳推廣。
定點放映:定時定點
設立“盲人觀影日”,四川太平洋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旗下電影院確定每月第四周的星期日為“盲人觀影日”,上午10:00固定放映“光明影院”團隊製作的無障礙電影。
觀影反饋:雙向互動
四川省各級盲協整合視障人士的意見,並及時提供給“光明影院”團隊,實現雙向互動。

他們,架起一條條“精神盲道”
我們用聲音點亮他們的視界
為他們鋪就了
“文化盲道”
而他們也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
他們自己鑄就的“精神盲道”
也給我們內心以光明和力量
在四川省的啟動儀式上,曾祥敏老師從四川省盲協主席吳軍的手中,接過表達感謝的捐贈證書,也是接過了一份責任,一份期待。視障朋友們期待著“光明影院”團隊做出更多家國題材電影,幫助他們走出心牆,走進社會,走上自己的自強人生路。

吳軍,四川省盲協主席,年輕的他10歲時就患上了視力殘疾。上帝為他關上了一扇窗,卻打開了一扇門,他迷上了廣播裡播音員的聲音。他熟背了近百首繞口令,苦練普通話,10年自學播音,最終在1994年獲得四川省普通話大賽二等獎,1999年省級普通話大賽第一名。後來,他自己做了一套殘疾人的廣播節目,鑽研創造真正屬於視障朋友的專業文化產品。
但20年來,他很少走進影院。當這次聆聽到“光明影院“的無障礙電影時,他激動地表示,“光明影院”團隊製作的無障礙電影實現了視障人士平等享受文化的夢。這些無障礙電影是真正專業的,屬於視障朋友的電影。







蔣偉,涼山州盲協主席蔣偉,這幾天他一直在微信群裡給自己所認識的盲人朋友發信息,邀請他們來到電影院感受無障礙電影。他希望更多朋友走出自己孤獨黑暗的小圈子,走出大山,走向社會。
蔣偉先天性視力殘疾,因就診不及時,落下了弱視的病根。15歲那年,他開始學習按摩技術。因為技術紮實,待人真誠,靠著自己的雙手,他在西昌已經開了3家按摩店。但作為一個先天性的殘疾人,他深知殘疾人的心酸和不便。在他看來,按摩技術只能幫助視障人士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但視障人士更渴望擁有平等的文化權利,融入社會的交流,走出自卑的陰影。他說這次“光明影院”帶來的無障礙電影給盲人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作為涼山州的盲協主席,一定會將“光明影院”的無障礙電影帶給全州更多的人。

王有富,今年已經73歲高齡。雖然他2歲時已完全失明,但黑暗的眼中世界並沒有阻礙他生活的多姿多彩。他自建起了米麵加工作坊,為村民打米打面,加工麵條,甚至日常還能自己維修機器。與同樣失明的妻子一直相濡以沫,共同將兩個女兒撫養長大。
據王大爺的女兒介紹,他從小就喜歡音樂,自學了電子琴,還愛聽收音機,他迫切追求著精神文化的權利,渴望“觀看”更多國家題材的電影,與所有人一起享受祖國大家庭的精神財富。未來,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70部無障礙電影將陸續製作完成,並送到王大爺的手中。那時,王大爺將在勞作中繼續享受家國文化,傳承中國精神!



?
從北京到四川
從“文化盲道”到“精神盲道”
“光明影院”步履不歇
永遠在路上!

猜你喜歡
新聞傳播學部官方公眾平臺
影片/王兆揚 王海龍 李超鵬 吉巨集英火
供圖/陳 紅李超鵬胡芳
供稿/王海龍 陳 紅
編輯/胡 芳
美編/馮 璐
主編/豐 瑞 劉日亮
監製/顧 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