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雲上冬奧”隱藏的中國雲科技

關注雲報
洞察深一度
每一屆奧運會都是同時代前沿科技的首發場。
1936年柏林奧運會25個大螢幕的電視直播,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使用7萬臺電腦工作,再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3G上網、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高畫質轉播、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3D轉播、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8K影片,從奧運這個特殊的尺度上,體育與科技始終是“共生關係”。
毫無疑問,前沿科技更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不可缺少的支撐。如今,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作為奧運史上的首屆雲上冬奧,“科技含量”究竟如何,背後隱藏了哪些中國雲科技
從籌備到觀賽
“黑科技”為冬奧全面革新
北京冬奧會已經完成了一項歷史性的遷移工程——將奧運最核心的賽事成績、賽事轉播、資訊釋出、運動員抵離、醫療、食宿、交通等資訊系統全部遷移至雲上,“科技冬奧”將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一大標籤。冬奧會開幕式即將到來,一大批科技成果將揭開面紗,走上“賽場”。
據瞭解,這是奧運史上首次由雲端計算替代傳統IT承載奧運的組織和運營。過去,每屆奧運會都需要重複建設傳統IT機房,並在賽事短暫使用後拆除。“上雲”之後,IT基礎設施的成本大幅下降,並且縮短了應用開發和部署流程。
基於雲端計算可彈性調配、高資源利用率、可集中部署運維的優勢,媒體可以將現場採編工作轉移到雲上,透過遠端操作接收、轉播賽事內容,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賽事現場的轉播負載,降低現場搭建、部署轉播車的昂貴成本。
除了大幅提高運維效率減少能耗和成本,雲端計算的出現讓沉浸式觀賽成為可能。基於5G和邊緣計算等技術,北京冬奧會將實現4K超高畫質電視全程直播;AR、VR等虛擬現實技術的加入,以及手機端實時回放、多角度切換,讓千里之外的觀眾彷彿身臨其境,沉浸其中,極大地豐富了觀賽體驗。
萬物上雲,離不開“雲基座”的有力支撐。雲端計算的應用,極大改變了奧運會籌備執行、媒體轉播、觀眾參與的方式,為奧運會的歷史創造了全新的篇章這一切,離不開雲端計算基礎技術——虛擬化的有力支撐。雲巨集專注於雲端計算關鍵技術-伺服器虛擬化”的自主研發,是國內最早打破國外巨頭壟斷的雲端計算關鍵技術國產品牌之中的領軍企業,其以穩健的IT基礎架構軟體能力,打造自主安全、支撐萬物的堅實“中國雲基座”。
助力綠色奧運
勾勒人類命運共同體美好圖景
在雲科技的加持下,2022北京冬奧會不僅成為科技奧運的里程碑,也將在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等方面樹立標杆。
本次北京冬奧會,“綠色辦奧”是排在首位的核心理念,奧運上雲則是其中重要舉措之一。透過伺服器虛擬化將計算、儲存和網路資源抽象為共享池化形態,重新規劃、彈性調配,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能大幅減少傳統IT基礎建設的資源浪費和高成本,縮短部署週期。透過虛擬化雲平臺實現集中監控、集中運維,大大降低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減少能耗和碳排放。
北京冬奧會全面“上雲”,是我國在大型體育賽事領域中運用雲端計算技術的重要嘗試。透過北京冬奧會的先行示範經驗,能夠為我國大型體育賽事與體育場館的裝置與技術升級帶來現實意義。
在雲科技助力下的“綠色辦奧”,是我國始終堅持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世界各國人民一同發揚“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的創新體現。
疫情紛紜,經濟起伏,時局動盪,我們期待這一場基於雲科技的數字化冬奧會,將世界人民團聚,共同在體育精神中重獲力量,重拾信心。
歡迎掃碼關注雲報

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