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留学生活

  1. 首页

作家小传|荷马是谁?

2023年04月01日 04:00 HKT
编者按
2018/9/21
《古典作家小传》由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中心的娄林博士撰写,原文载于《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刘小枫选编,李世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共计20余篇小传,现授权“古典学研究”公众号陆续推送,部分基础文献有所增补及更新,敬请期待。
历史上真有过荷马这位诗人吗,有些现代考据家、史学家喜欢这样问,实在无聊。古老的希腊人民从没有怀疑过荷马是《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的作者,虽然关于他的生平完全没有留下任何可靠的一手材料,但卡利诺斯(Callinos)和西摩尼德斯(Simonides)等古希腊诗人都言之凿凿地提到荷马,希罗多德还推算出荷马的大致年代。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位诗人,而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作品本身,即便作为传说中的诗人,那又何妨?
事实上,关于荷马的传说不少: “荷马”这个名字来自古希腊语的伊奥尼亚方言,意为“盲人”,也有人说是“人质”的意思;有十几个(一说九个)希腊城邦自称荷马的故乡,无论荷马故乡在哪里,我们都可以肯定,古希腊人无不以荷马为荣;归于荷马之名的作品,除《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外,还有《荷马颂诗》。
据说,亚历山大大帝在出征时,总会随身携带《伊利亚特》。“伊利亚特”就是关于伊利翁城(即特洛伊)的故事,开篇第一个词语“愤怒”给整个诗篇打下底色。荷马切入的叙述时间更巧妙:全诗只记述了一场历时经年的酷烈战争第十年中的几十天内发的事情,结尾以赫克托尔的葬礼戛然而止,如此大刀阔斧的魄力和精巧编织情节,让人很难想象会是一种“集体创作”。
《奧德赛》与《伊利亚特》在情节上有内在关联,史诗集中在特洛伊战争后,伊塔卡王者奥德修斯的返乡历程。不过,“奥德修斯”的名字有何用意?这个疑问直到《奥德赛》第19卷,行407—409(全诗共24卷,此处已近尾声)才解开,荷马借奥托吕科斯(奥德修斯的外公)之口,悠然写道:
因为我前来这片人烟稠密的地方时,
曾对许多男男女女怒不可遏,
因此我们就给孩子取名奥德修斯。
(王焕生译文)
联系到全诗第四行诗句(“在海上凭着那份心力,承受过好多苦痛”),我们或许才稍稍明白,这是怎样的旅程。青年尼采在《荷马的竞赛》一文中曾经以荷马为标杆,把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
《奥德赛》第一卷第1—27行吟咏
视频资源来自“古典学人”微信公众号
简言之,荷马塑造了希腊人的民族特性,柏拉图也早已说过,“荷马教育了希腊人”——怎会没有荷马其人?
原典阅读指南
1、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荷马,《奥德赛》,王焕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2、荷马,《英雄诗系笺释》,崔嵬,程志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年。

3、伯纳德特,《弓与琴:从柏拉图解读<奥德赛>》,程志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年。

4、格里芬,《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刘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5、《“经典与解释”辑刊33:荷马笔下的伦理》,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荷马注疏集程志敏 主编

1、诺特维克,《不为人知的奥德修斯: 荷马《奥德赛》中的交错世界》,于浩,曾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年。
2、普拉宁克,《柏拉图与荷马:宇宙论中的对话与哲学》,易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3、伯吉斯,《战争与史诗:荷马及英雄诗系中的特洛亚战争传统》,鲁宋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4、麦克唐纳,《新约是对荷马史诗的模仿吗》,叶友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年。
(编辑:苏楠)

购书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王焕生:我这样理解《荷马史诗·奥德赛》

我荐|维柯:发现真正的荷马(朱光潜译)

新书推荐 | 查尔斯·西格尔《〈奥德赛 〉中的歌手、英雄与诸神》

荷马史诗里的荣誉与友谊

干戈玉帛话当年:史诗中的竞技 │ 左图右史

观察家 | 遗韵新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丽克诗中的古希腊神话抒写

陈明珠 | 亚里士多德《诗术》中的荷马

新版“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前三辑书目

潘亦婷 | 《奥德赛》中的daimōn

有一天,我们可以再次聆听古希腊的神话史诗

COPYRIGHT © 2022 sa123.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