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之父”、杭州女婿,現年82歲的知名畫家韓美林,和夫人周建萍一起,透過影片宣佈喜得貴子。
韓美林是清華大學教授,1936年12月26日出生於山東,是當代著名畫家。
他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設計者。

妻子周建萍,1964年12月15日出生於杭州。

在耄耋之年,82歲高齡,還能喜得貴子,很多網友直呼韓美林是人生贏家。
不過,除了祝福,對於高齡還能不能自然生育,網上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飛鶴0755:這肯定是試管嬰兒吧?
@DG無為:82歲生孩子,精子質量還行嗎?
@摻水的肉:善待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www:82歲還生的出來嗎?
@小鹿:這有什麼好奇怪的,男的七八十歲生孩子也不稀奇啊!
@輝小輝:這麼大年紀生孩子,對胎兒不好吧?
先撇開高齡還有如此強大的“活力”不說,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喝的這種飲料,會影響你的生育力嗎?
你或許還不知道,在主打那罐紅白包裝的可樂之餘,其實可口可樂公司還兜售著包括茶飲、咖啡和維他命水在內的非碳酸飲料。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類產品的“危險性”,就連可樂本身也推出了無糖型。
在去年號稱最接近“原味”的全新無糖產品(Coke No Sugar)上市之後,今年可口可樂的發力重點又放在了健怡可樂(Diet Coke)身上。
懂行的人想必知道,這款產品自1982年推出以來,就一直試圖以更低的卡路里含量彌補“經典可樂款”無法提供的健康概念。
而今年新推出的“升級款”更是加大籌碼,不僅完全更換了口味和包裝,還強勢擠進了美國春晚“超級碗”的現場,推廣力度如此之大,也是想讓銷量再上一個臺階。
新產品的研發動作還不止於此。最近甚至有訊息傳出,可樂可樂公司的觸角開始伸向酒精領域,並打算在日本推出一種全新的起泡酒產品“Chu-Hi”。

據說,這款酒飲將由居酒屋常見的“燒酒”和蘇打水製成,並會以罐裝的形式出現,可以說是可口可樂125年曆史上獨一無二的新創造。
大動作接連不斷,不禁讓人對可樂的未來有所期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們的一項研究成果可能會讓大家在購買這類產品時依舊不太放心。
常喝汽水男女生育機率降低20%?
女生常喝汽水其實也有不孕危險
最近,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有喝含糖汽水習慣的女性懷孕機會,與其他女性相比會偏低;而男士經常喝含糖汽水,令女伴受孕的機會同樣也會相應地降低。
參與調查的3828名女性和他們的男性伴侶大多來自美國和加拿大。透過網上訪問的形式,他們向研究人員提供了自己最近幾年的生活習慣、病歷、飲食以及飲用含糖汽水的情況。
調查的結果有些出人意外,看似小小的含糖汽水竟然存在破壞生育力的風險——
有喝含糖汽水習慣的男女,生育機率平均比其他人低20%。而每天喝多於一罐汽水的女性,懷孕機會平均減少25%;每天喝汽水的男性,還會令女伴受孕的機會減少33%。
可樂
背後的原因何在?浙江線上記者諮詢了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生殖醫學科的萬凌屹醫師,她認為原因可能和汽水裡面的糖分有關。
“含糖汽水的成分雖然比較複雜,但高含量的糖分是一定的。”萬凌屹醫師告訴記者,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理解它對生育力的影響。
“糖分攝入過多不僅會引發肥胖,導致卵泡發育不良、排卵障礙、內膜生長欠佳、胚胎著床環境異常,而且會使整個血液狀態呈現酸性,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像陰道、子宮頸等各類生殖系統的炎症在這種狀態下都更容易發生。此外,高糖的攝入還會導致人體內磷酸含量的上升,並誘發骨質疏鬆,不利於胎兒的生長髮育。”她介紹。

在對男性的影響方面,“可樂會殺精”的說法雖然已被闢謠,不過她認為,這類含糖飲料對男性生育力的影響可能並非直接作用於精子,而是誘發肥胖後產生的連鎖反應。
“其實,可樂會殺精這個說法很久之前就有人出來闢謠過。”萬凌屹醫師查找了一些資料發現這只是一種謠傳。
1985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了一篇關於“可樂殺精”的論文——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一位醫生在體外混合精子和可樂,檢測精子數量後發現存活精子數量明顯減少,從而得出了可樂會殺精的結論。
但事實上,男性精子本身非常脆弱,僅僅外露於空氣中1個小時就會迅速死亡,更不要說是可樂了。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上述試驗中導致精子死亡的真兇可能根本就不是可樂。
萬凌屹醫師告訴記者,含糖汽水攝入過多導致肥胖其實是會間接影響男性精子質量的。來她這裡諮詢不孕不育的小夫妻中,有些丈夫就是因為肥胖問題導致受精能力不高,甚至出現了性功能障礙。
限制生育力的原來還有“貧窮”
多數胖子都在和“不孕不育”較勁
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開始顯露出肥胖對於健康以及生殖健康的危害性。
“想以廉價的東西填飽肚子就會偏向碳酸飲料。”這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前兩天剛剛登上微博熱搜的一項調研結果。
透過分析全國約2900名20歲以上男女的家庭支出等因素與其體型、飲食傾向及健康的相關性,研究團隊推論年收入越低的人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越多,肥胖風險也越高。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一研究成果成立,將成為個人調整生活習慣,以及醫療機構注意患者健康管理的新契機。
萬凌屹醫師也告訴記者,在門診中她經常會碰上各式各樣來諮詢不孕不育的患者,大多存在肥胖問題。
她還記得,在門診中就來過一位30來歲的年輕白領陳小姐(化名),因為平時飲食不注意,喜歡喝含糖飲料,吃垃圾食品,雖然身高只有158公分,體重卻足足有66公斤,看上去是比較胖的那種。
結婚三年以來,兩個人夫妻婚姻生活還算美滿,遺憾的是一直都沒有成功懷孕,加上陳小姐還出現了月經不調的問題,就來醫院看看,後來一查發現就是因為多囊卵巢綜合徵導致的生育困難。
萬凌屹醫師告訴記者,造成肥胖的因素有很多,而多囊卵巢綜合徵就是相當常見的一種。因為內分泌和代謝異常,這類人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肥胖和不孕。如果要想懷孕,除了輔助治療,必須要做的一步就是要控制體重。
她介紹,像陳小姐的情況就是透過運動瘦身和中藥治療,在3個月的時間裡瘦了20斤,這才終於懷上了寶寶。現在,一對龍鳳胎已經1歲多了,可以說如果一直像以前那麼胖是肯定生不出來的。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減重也不能亂減,最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以運動舉例,必須要進行有氧運動,而且要保證一定的強度,每週5次以上是絕對不能少的,而且最好每次堅持40分鐘。

為了保持良好的生育力,在飲食上也一定要注意均衡膳食,切忌大吃大喝,注意低熱量飲食,並增加纖維素含量,含糖飲料、茶、咖啡的攝入量也要減少。此外,還可以適度吃些當季水果,注意補充營養和維生素,這些都有助於體重更好地降下來。
男性的生育期比女性要長得多
80多歲自然生育還是有可能的
高齡男性,到底能不能自然生育?機率有多大?
記者採訪了杭城幾家綜合性醫院生殖科和男科的專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省婦保)生殖內分泌科主任朱依敏教授說,高齡男性的生殖力下降較慢,女性在38週歲以後,生殖能力會逐漸下降,自然懷孕生孩子的機率就會慢慢降低,到了50多歲絕經後懷孕就更難了。
但是男性不一樣,雖然男性到了45週歲以後生殖能力也會開始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遠比女性要慢,男性在七八十歲,還是會有精子排出,如果女方受孕條件合適,也是有可能懷孕生子的。所以說,82歲,也存在自然生育的可能性。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和生殖中心主任張松英教授說,男性的生育期是很長的,有些男性,五六十歲生孩子都沒問題,哪怕是七八十歲,只要身體健康,性功能正常,精液裡有精子,還是有自然懷孕生育的可能的。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省婦保)男科張峰彬主任認為,82歲男性,自然生育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男性和女性在生殖能力上差別很大。
從理論上講,女性一生只能排400個左右的卵子,排得差不多了,卵巢也會漸漸衰老。而男性的精子生理過程不一樣。男性到了青春期,睪丸受腦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刺激,精原幹細胞開始啟動,精原幹細胞不斷複製增殖分化,生成精子。
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精原幹細胞在減少,生精能力在下降,但如果這個男性一直保持健康,到八九十歲,還是會有一定數量的精原幹細胞和生精能力,這個時候,如果他的性功能正常,那就還具備一定的生育能力。但隨著年齡增大,精原幹細胞複製次數的增加,發生複製錯誤,精子染色體異常或基因改變的機率也在增大,導致後代遺傳缺陷或流產的機率也會增大。
男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5-35週歲
年齡越大生育風險越高
雖然專家們分析後認為,男性高齡還是有自然生育的可能。但大家一致認為,生育要趁早,年齡越大生育風險越高。
杭州紅會醫院生殖科丁彩飛主任說,25~45週歲的男性,身體健碩,腎氣旺盛,精力充沛,精子質量也相對較好,生出來的孩子也會更健康。
“但人類基因不是完美的,年紀越大,基因突變的風險就越高,甚至會因為染色體缺少或特變導致畸形。”
邵逸夫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和生殖中心主任張松英教授說, 25~35週歲這個時期段的男性,身體素質、精子質量都處於最佳時期,生育力旺盛。過了35歲,男性效能力及精子質量就會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尤其是55週歲後,精子的數量和質量就大大下降,讓卵子受精的能力就降低,致不孕、流產和出生不健康後代的機率就增加。
杭州市婦產科醫院生殖中心男科孫文超副主任醫師也表示,男性最好是在25~35週歲之前完成生育。這個時候精子質量出於比較好的狀態。錯過最佳生育年齡,精子質量會下降,精子的畸形率會增高,對下一代會有影響。
英國《自然》雜誌2012年刊載過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父親的生育年齡與孩子非遺傳性基因突變存在關聯,父親生育年齡越大,孩子基因突變越多,罹患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風險越高。
冰島“解碼”遺傳學公司研究員卡里•斯特凡松和來自冰島、丹麥和英國的其他研究人員組成研究小組,在冰島挑選78個孩子患有自閉症或神經分裂症的三口之家作為研究物件。
研究人員排列、比對一家三口的基因序列,找出孩子基因序列中相對於父母基因序列的突變基因。
研究人員發現,成年男子達到生育高峰年齡段後,生育年齡每推遲一年,孩子的非遺傳性突變基因就增加兩個。生育年齡相差16歲,孩子的基因突變率就提高一倍。比如,一名36歲男子所生孩子的非遺傳性突變基因是一名20歲男子所生孩子的兩倍。
你可能會感興趣:

記者:賴金鑫 通訊員:張馳
部分內容整合自都市快報 記者 金晶
監製:曹漪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