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建築業的寒冬來了,要怎樣度過?就讓我們去北國好好過個冬吧!11月、12月,朗道的設計師們分批前往北國長白山參加朗道冬運會(滑雪競賽)。不會滑雪的運動員不是好設計師。。。。。。
看完視屏再來欣賞海量美圖
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裡,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氣遇冷凝華而成,是非常難得的自然奇觀。霧凇非冰非雪,而是由於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凝華的水蒸氣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霧凇形成需要氣溫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時能具備這兩個形成霧凇的極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條件更是難得。“霧凇”一詞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代宋·呂忱(公元420年—479)所編的《字林》裡,其解釋為:“寒氣結冰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這是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霧凇”一詞。吉林霧凇儀態萬方、獨具丰韻的奇觀,每當霧凇來臨,吉林松花江岸十里長堤“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菊,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江澤民同志1991年在吉林視察期間恰逢霧凇奇景,欣然秉筆,寫下“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不虛傳”之句。1998年他又賦詩曰:“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長白山(白頭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積水成湖,夏融池水湛藍;冬凍冰面皓白,被16座山峰環繞,僅在天豁峰和觀日峰間有一狹道池水溢位,飛瀉成長白瀑布。天池上氣候多變,傳說水中有神獸遊弋時常顯露水面。
長白山形成於1200萬年前地質造山運動,經過多次噴發而拓成了巨型的傘面體,當火山休眠時湧泉溢位,形成十餘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橢圓型,南北長4.4千米,東西寬3.37千米。集水面積21.4㎞²,水面面積9.82㎞²,水面周長13.1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達373米。總蓄水量20.4億立方米。天池水溫為0.7℃-11℃,年平均氣溫7.3℃。天池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的長白山群峰之中,是中國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積水最深的高山湖泊。現為中朝兩國的界湖。


























為支援北京2022冬奧會,滑雪是必須的!從2015開始我們苦練滑雪7年,力爭2022年奪冠。滑雪運動是運動員把滑雪板裝在靴底上在雪地上進行速度、跳躍和滑降的競賽運動。滑雪板用木材、金屬材料和塑膠混合製成。高山滑雪由滑降,小回轉和大回轉(障礙滑雪)組成。高山滑雪混合專案,由上述三個專案組成。人們成站立姿態,手持滑雪杖、足踏滑雪板在雪面上滑行的運動。“立”、“板”、“雪”、“滑”是滑雪運動的關鍵要素。
















下榻酒店:長白山凱悅
































東北菜是指東北,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的烹飪菜種。因東北地區獨特而統一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東北各地的飲食高度相似,但細分之下也有吉菜、遼菜、黑菜菜系的說法(事實上由於東北菜用料的選擇很特殊,只能用產自吉林與黑龍江的黑土平原上不能棚栽的原生食才,而且現今的遼菜融合了很多的其它菜系烹飪方法,所以當前黑龍江菜才是傳統意義上的東北菜;現今也許只在黑吉兩地的農家才吃得到)。在“八大”菜系裡面,東北菜是沒有排上號的,但這並沒有妨礙它的生意。即使在遠離其發源地的廣州,東北菜也能像木棉花一樣,開得熱烈、豪邁。東北菜的形成過程也融合了一些中國其他菜系和漢族飲食的特點。東北菜的特點是一菜多味、鹹甜分明、用料廣泛、火候足、滋味濃郁、色鮮味濃、酥爛香脆,烹調方法長於熘、爆、扒、炸、燒、蒸、燉、,以溜、炸、醬、燉為主要特點,東北菜講究吃的豪爽,吃的過癮,所以色香味中的色幾乎入不得廳堂(配選單一,一般只有兩三種食才,只用蔥、辣椒等簡單調味料,所以菜色不佳)。一般人都認為(其實並不確切)東北菜的代表菜有白肉血腸、鍋包肉、東北亂燉、溜肉段、地三鮮、豬肉燉粉條、小雞燉榛蘑、扒熊掌、拔絲地瓜、醬骨架,殺豬菜等等,東北人喜好吃的酸菜和用蔬菜蘸大醬的蘸醬菜也是東北飲食區別於其他菜系的一大特點。
還有東北的藍莓酒、五味子酒、人參酒都是好喝的不要不要的啊~~










此次出行團隊RP值過高,巧遇趙文卓、王祖藍、曾志偉、曾寶儀、鄒市明等諸位明星,我們還和趙文卓一起拍下了滑雪照!





電話:021-3331-5041郵箱:hr@landau-design.com(人事部)marketing@landau-design.com(市場部)brand@landau-design.com(品牌部)網站:www.landau-design.com地址:上海黃浦區局門路550號八號橋3期創意園3號樓5F-6F

微信ID:landau-design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